中醫(yī)古籍
  • 黃樟

    《全國中草藥匯編》:黃樟拼音注音Huánɡ Zhānɡ別名

    海南香、南安、香湖、猴樟、大葉樟

    來源

    樟科黃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s.)Nees,以根、葉入藥。

    生境分布

    中南、西南地區(qū)。

    性味

    微苦、辛,溫。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利濕,行氣止痛。主治風(fēng)濕骨痛,胃痛,胃腸炎,跌打損傷,感冒。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黃樟拼音注音Huánɡ Zhānɡ別名

    樟木、山椒、油樟、大葉樟、臭樟、冰片樹。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黃樟的根、樹皮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nnamomum porrectum(Poxb.)Kosterm.[Laurus porrecta Roxb.;Cinnamomum parthenoxylum(Jack)Nees]

    采收和儲藏:根、樹皮、葉全年均可采,除去雜質(zhì),曬干或鮮用。產(chǎn)區(qū)多利用根枝及廢材經(jīng)過蒸餾提取樟腦油,并精制成顆粒狀結(jié)晶。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常綠闊葉林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

    原形態(tài)

    黃樟常綠喬木,高10-25m。樹皮暗灰褐色,縱裂。枝條綠褐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5-3cm,無毛;葉片橢圓狀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6-12cm,寬3-6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帶粉綠色,兩面無毛,羽狀脈,側(cè)脈4-5對,側(cè)脈脈腋在葉上面不明顯凸起,下面無腺窩,革質(zhì)。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長4.5-8cm,無毛?;▋尚?,長約3mm,黃綠色;花梗細(xì),長約4mm;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mm,花被裂片橢圓形,長約2mm,寬約1.2mm,具點(diǎn),先端鈍尖,花被外面無毛,內(nèi)面被短柔毛;能育雄蕊9,花絲被短柔毛,第1、2輪雄蕊長約1.5mm,花藥卵圓形,與花絲近等長,第3輪雄蕊長約1.7mm,花藥長圓形,長約0.7mm,花絲近基部有1對近心形腺體;退化雄蕊3,三角狀心形,連柄長不及1mm,柄被短柔毛,位于最內(nèi)一輪;子房球形,長約1mm,無毛,花柱彎曲,長約1mm,柱頭不明顯3淺裂,果實球形,直徑6-8mm,黑色;果托倒錐形,長約1cm,有縱長條紋?;ㄆ?-5月,果期4-10月。

    栽培

    1.生物學(xué)特性 多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和山谷的常綠闊葉混交林或灌木叢中,耐陰,喜濕潤肥厚的酸性土。

    2.栽培技術(shù) 參見"臭樟"和"樟木"條。

    化學(xué)成分

    葉、樹干和樹根含揮發(fā)油,主要成分有:黃樟醚(safrole),β-蒎烯(β-pinene),水芹烯(phellandrene),及少量的丁香油酚(eugenol),桂皮醛(cinnamaldehyde)等。

    葉含揮發(fā)油,按照葉油主要成分的差異已發(fā)現(xiàn)五個類型:①以桉葉素(cineole)為主,含量達(dá)60%。②以芳樟醇(linalool)為主,湖北產(chǎn)的黃樟葉油主要含左旋一芳樟醇,含量達(dá)81.41%。廣東產(chǎn)的主要以右旋-芳樟醇為主,含量達(dá)95.08%。③樟腦型,以樟腦(camphor)為主。④檸檬醛型,含α-,β-檸檬醛(citral)達(dá)64.11%。⑤黃樟醚型,主要含黃樟醚。

    歸經(jīng)

    肺;脾;肝經(jīng)

    性味

    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散寒;溫中止痛;行氣活血。主風(fēng)寒感冒;風(fēng)濕痹痛;胃寒腹痛;泄瀉;痢疾;跌打損傷;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或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ónɡ Shù Jué英文名Harland's Chien Fern出處始載于《植物分類學(xué)報》。來源藥材基源:為烏毛蕨科植物崇澍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ienioperis harlandii (Hook. ......
  • 拼音注音Chuān Wū別名烏頭、五毒根英文名RADIX ACONITI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干燥母根。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子根、須根及泥沙,曬干。性狀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圓錐形,......
  • 《中藥大辭典》:川烏頭拼音注音Chuān Wū Tóu別名川烏(《金匱要略》)出處侯寧極《藥譜》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栽培品)的塊根。夏至至小暑間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莖葉,然后將子根摘下,與母根分開,抖凈泥土,曬干。生境分布主要栽培于四川、......
  • 拼音注音Chuān Dǎnɡ Shēn別名天寧黨參、巫山黨參、單枝黨參英文名Szechwan Asiabell Root來源為桔??浦参锎h參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的根。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邊或灌叢中。產(chǎn)于四川、......
  • 別名藍(lán)蝴蝶、土知母、鳶尾。英文名Iridis Tectori Rhizoma。來源鳶尾科植物鳶尾Iris tectorum Maxium.的根莖。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有節(jié),粗短,具叉狀分枝,淡黃色。葉互生,2列,劍形,質(zhì)薄,淡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