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草獨活

    《全國中草藥匯編》:草獨活別名

    龍眼獨活、牛角七、獨活、大九股牛、珠錢草、松香疳藥

    來源

    五加科草獨活Aral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入藥。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苦、辛,微溫。

    功能主治

    發(fā)散風(fēng)寒,健脾利濕,強(qiáng)筋壯骨。主治感冒,咳嗽,胸滿脅痛,腰痛,跌打風(fēng)濕,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

    3~5錢,小兒酌減。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草獨活拼音注音Cǎo Dú Huó別名

    小白升麻、牛角七、九股牛、龍眼獨活、大力股牛、力股牛、珠錢草、松香疳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云南龍眼獨活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alia yunnanensis Franch.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雜質(zhì),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2700m的疏林、灌叢或山坡草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約1m。根紡錘形,粗大。葉二至三回羽狀復(fù)葉,長30-50cm;葉柄長3-15cm;托葉葉狀,膜質(zhì),邊緣有遂狀毛呀無毛。羽片有小葉3-5,卵形至長卵形,長2-7cm,寬1.3-4.5cm,先端尖至長漸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上面深綠色,疏生白色刺毛,下面灰白色,沿脈密生白以刺毛,邊緣有細(xì)鋸齒;側(cè)脈5-6對。傘形花序組成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分枝稀疏,基部有葉狀總苞,傘形花序組成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分枝稀疏,基部有葉狀總苞,傘形花序有花10-30朵,總花梗長2-8cm,無毛或密生短柔毛;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mm;萼杯狀,邊緣有5齒,三角形;花瓣5,暗紫色,三角狀長圓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5,分離。核果球形漿果狀,徑約4mm,紫黑色,具5棱?;ㄆ?-8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苦;辛;性微溫

    注意

    孕婦禁服。 《云南中草藥》:"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

    發(fā)散風(fēng)寒;健脾利水;舒筋活血;截瘧。主風(fēng)寒感冒;咳嗽;脾虛水腫;小兒疳積;胸脅疼痛;跌打腫痛;風(fēng)濕疼痛;腰痛;骨折;月經(jīng)不調(diào);外傷出血;瘧疾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牛膽拼音注音Bái Niú Dǎn別名毛老虎(《生草藥性備要》),豬耳風(fēng)、大力黃(《廣西野生資源植物》),白葉菊(《廣西中獸醫(yī)藥植》),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風(fēng)、土蒙花(《湖南藥物志》),大刀藥、白背風(fēng)、白羊耳、華耳木、金邊......
  • 拼音注音Bái Niú Dǎn Gēn別名山白芷、土白芷、小茅香、黑骨風(fēng)、尋骨風(fēng)、鐵桿香、白面風(fēng)根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nula cappa (Buch.-Hma.)采收和儲藏:立夏后采挖,洗凈,鮮用或曬......
  • 《中藥大辭典》:白牛膝拼音注音Bái Niú Xī別名小九占牛(《滇南本草》),九股牛膝、長深根(《云南中草藥》)。出處《滇南本草》來源為石竹科植物狗筋蔓的根。夏末秋初采挖,除去莖葉,洗凈曬干。生境分布產(chǎn)于云南。性狀干燥根細(xì)長圓柱形,長12......
  • 來源堇菜科白犁頭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廣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熱,拔毒,散瘀。癤腫,瘡瘍,急性乳腺炎,跌打腫痛:用鮮全草適量加紅糖少許,共搗爛外敷。急性結(jié)膜炎,乳汁不通:用全草3~5錢,水煎服......
  • 拼音注音Bái Dú Huó別名獨活、朱噶爾、法洛海、白羌活、藏當(dāng)歸、香白芷、騷獨活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白亮獨活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racleum candicans Wall.ex DC.采收和儲藏:4-10月采挖,去其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