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犁頭草

    來源

    堇菜科白犁頭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廣西。

    性味

    辛、酸,寒。

    功能主治

    解熱,拔毒,散瘀。

    癤腫,瘡瘍,急性乳腺炎,跌打腫痛:用鮮全草適量加紅糖少許,共搗爛外敷。

    急性結(jié)膜炎,乳汁不通:用全草3~5錢,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別名萹蓄、萹竹、道生草、地蓼、粉節(jié)草、百節(jié)、野鐵掃把。英文名Herba Polygoni Avicularis。藥用部位蓼科植物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L.的地上部分。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莖匍匐或斜上,基......
  • 《全國中草藥匯編》:扁蕾拼音注音Biǎn Lěi別名沼生扁蕾來源龍膽科扁蕾屬植物濕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unro) Ma [Gentianella paludosa (Munro) H. Smith],以全草......
  • 《中藥大辭典》:扁藤拼音注音Biǎn Ténɡ別名腰帶藤、羊帶風(fēng)(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扁骨風(fēng)(《廣西中草藥》)。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葡萄科植物扁擔(dān)藤的藤莖及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密林下,纏......
  • 《中藥大辭典》:扁藤葉拼音注音Biǎn Ténɡ Yè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葡萄科植物扁擔(dān)藤的葉。功能主治治下肢潰瘍。用法用量外用:搗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扁藤葉拼音注音Biǎn Ténɡ Yè英文名leaf o......
  • 拼音注音Biǎn Dòu別名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籬豆、蛾眉豆(《綱目》),涼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藥品化義》),膨皮豆(《廣州植物志》),茶豆(《江蘇植藥志》),南豆(《陸川本草》),小刀豆、樹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