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美味健體說鮑魚

    在種類眾多的海鮮里面,鮑魚被推為八珍之首。在我國遼闊的海疆,盛產(chǎn)多種鮑魚,如遼寧、山東沿海的皺紋盤鮑、黑鮑;海南、廣東、福建、臺灣沿海的雜色鮑、九孔鮑;還有一些珍稀養(yǎng)殖品種,如羊鮑、澳洲鮑、白鮑等等。鮑魚,除了是一種美味食物外,它的外殼(即石決明)性味咸、平,無毒,入肝、腎經(jīng),還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據(jù)《本草綱目》、《本草求原》、《海藥本草》記載,石決明能“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通五淋”;“鎮(zhèn)肝、明目,治眩暈”等,被我國

    中醫(yī)藥

    界廣泛應用。鮑魚肉同樣可供藥用,并可制作藥膳。筆者搜集了部分鮑魚藥膳,與大家共享:

    (1)鮑魚60~120克,加水適量煮湯,放食鹽少許調味。每日內分兩次服食。本方適用于虛勞潮熱、盜汗、咳嗽等,也可用于血枯經(jīng)閉、產(chǎn)后乳汁不足等癥。

    (2)鮑魚30克、石決明30克(打碎)、枸杞30克、菊花10克,加水適量,煎湯飲服。本方適用于肝虛目暗、視物昏花、眼干目澀等。

    (3)取鮑魚500克、洋參15克、豬瘦肉150克、姜2片、陳皮3克、食鹽等調味料適量。將鮑魚外殼洗凈、砸碎,連殼帶肉放入鍋內,加姜、陳皮及1000毫升清水,猛火燒開后,改用文火,加入豬肉,直至僅剩500毫升湯時,放入洋參,再煮至剩300毫升湯,調味佐膳食用。本方適用于子宮癌早期。

    (4)玉米須30克、枸杞12克、鮑魚50克、姜5克、蔥5克、食鹽5克,同放燉盅內,注入雞湯250毫升。將燉盅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25分鐘即成。本方有補氣血、泄?jié)駸?、補腎氣之功效,適用于肝硬化患者食用。

更多中藥材
  • 石決明大家應該都沒有聽說過,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中藥藥材,主要起到的功效是能夠幫助平肝去熱,對眼睛也是有很多的好處的,現(xiàn)在有很多的中醫(yī)師,非常常用這種中藥,來治療一些疾病,但是在這些中藥方劑的使用過程中,自己應該要怎么樣運用才是比較合理的......
  • 檸檬草和玫瑰醋聽起來就是一種草,其實是一味藥,檸檬草到底是一種什么東西呢,檸檬草在生活中可以見得到,但是真正利用并服用,檸檬草不必玫瑰艷麗它其貌不揚,但功效卻不凡,作為一種草藥,有著很高的利用價值,尤其是檸檬草泡水之后服下對人體有益,檸檬草......
  • 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葉。艾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緣。分布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5至7月花尚未開、葉正茂盛時,采葉陰干。艾葉多皺縮,有短柄,完整葉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
  • 金不換又稱田七屬于同種多年生草本。金不換和田七只是叫法不同而以,它原屬于同種只是不同的稱謂,高達30~60厘米。根莖短,具有老莖殘留痕跡;根粗壯肉質,倒圓錐形或短圓柱形,長約2~5厘米,直徑約1~3厘米,有數(shù)條支根,外皮黃綠色至棕黃色。金不......
  • 金不換是中藥三七的別名,形容三七的重要性。是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是中藥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那么,金不換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