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狗爪樟

    《全國中草藥匯編》:狗爪樟拼音注音Gǒu Zhuǎ Zhānɡ別名

    臭樟、白香樟

    來源

    樟科楨楠屬植物有苞楨楠Machilus bracteata Lecomte,以根、樹皮果實入藥。四季可采根及樹皮,秋季采果,曬干。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溫中行氣,止痛。用于胃腹脹痛,急性胃腸炎。

    用法用量

    根3~5錢,樹皮2~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狗爪樟拼音注音Gǒu Zhuǎ Zhānɡ別名

    臭樟、白香樟。

    出處

    《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樟科植物有苞楨楠根、樹皮。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向陽的溝邊及屋旁。分布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常綠喬木,高可達(dá)18米,葉互生,具柄;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至倒卵形,長6~12厘米,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白綠色?;▋尚?,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被6片,淡綠色,寬披針形,內(nèi)面密生白毛;發(fā)育雄蕊9枚,3輪,外面1、2輪基部無腺體,花藥內(nèi)向,第3輪的基部有2腺體,花藥外向,4輪為退化雄蕊3枚;子房卵形。漿果,萼宿存?;ㄆ?~5月。果期8~9月。

    性味

    辛,溫。

    功能主治

    行氣,破血。治氣痛,發(fā)痧,霍亂等癥。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3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國藥典》:板藍(lán)根拼音注音Bǎn Lán Gēn別名大藍(lán)根、大青根英文名RADIX ISATIDIS來源本品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lán)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曬干。性狀本品呈圓柱形,稍扭曲,長......
  • 拼音注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別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葉槲寄生出處始載于《海南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帶葉莖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scum multinerve (Ha......
  • 拼音注音Bǐnɡ Mǎ Bó來源藥材基源:為軸灰包科真菌軸灰包的子實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daxis pistillaris (L.ex Pers.) Fr.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去泥砂雜質(zhì),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砂土地表。......
  • 拼音注音Bǎi Lè ér Chá來源為豆科柏勒樹屬植物柏勒樹Dichirostachys glomerata (Forsk) Chiov. 的枝的水煎浸膏。生境分布生于熱帶灌叢、熱帶稀樹干草原和過渡森林里。分布于廣州。原形態(tài)有刺灌木或小喬......
  • 《中國藥典》:柏子仁拼音注音Bǎi Zǐ Rén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來源本品為柏科植物側(cè)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燥成熟種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種子,曬干,除去種皮,收集種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