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草繡球

    《中藥大辭典》:草繡球拼音注音Cǎo Xiù Qiú別名

    紫陽花、牡丹三七(《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出處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為虎耳草種植物草繡球根莖。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或水溝旁陰濕處,喜陰濕而土地肥沃的砂土。分布浙江、江西、安徽、福建、臺灣、湖南、貴州、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亞灌木,高30~60厘米或更高。根莖粗大,淡黃褐色,密生須根。莖不分枝,干后有縱槽紋。葉互生;紙質;橢圓形至倒卵狀匙形。形狀變化較大,長7~20厘米,寬3~7厘米,基部漸狹成短柄,邊緣有粗齒,兩面疏生糙伏毛,莖上端的葉常近對生,基部鈍而無柄。傘房式圓錐花序頂生;花二型;周圍不育花具2枚(稀3枚)萼瓣,萼瓣近相等或一枚稍大,寬卵形至近圓形,縱徑1~2厘米,白色;孕性花白色至淡紫色,萼筒疏生伏毛或后變無毛,裂片4~5,細小;花瓣4~5,覆瓦狀排列,倒卵形或寬卵形;雄蕊多數(shù);花柱3,子房下位。蒴果卵球形,長2~3毫米,頂端孔裂?;ㄆ?~8月。果期10~11月。

    性狀

    鮮根莖呈連珠狀不規(guī)則塊狀物,稍彎曲,長3~8厘米,寬1~2厘米,上端有圓筒形莖基殘痕。外表暗棕褐色,有由球狀突起及圓點狀須根痕跡。橫斷面皮部黃色,中柱白色,呈粉性。

    功能主治

    江西《草藥手冊》:"用于跌打損傷。"

    復方

    治各種損傷:鮮草繡球根莖四至五錢,切片,加黃酒、紅糖,盛碗中加蓋,放鍋內蒸,連蒸三至四次。每飯前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草繡球拼音注音Cǎo Xiù Qiú別名

    紫陽花、牡丹三七。

    英文名Rhizome of Moellendorff Cardiandra出處

    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虎耳草科植物人心藥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diandra moellendorffii (Hance) Li[Hydrangea moellendorffii Hance;C.sinensis Hemsl.]

    采收和儲藏: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或水溝旁陰濕處,喜陰濕而土地肥沃的砂土。

    資源分布:分布浙江、江西、安徽、福建、臺灣、湖南、貴州、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人心藥 落葉亞灌木,高30-80cm。根莖粗大,橫走,呈連株狀不規(guī)則的塊狀物,淡黃褐色,密生須根。莖不分枝,干后有縱槽紋。葉互生,紙質;莖下部葉柄長2-3.5cm,上部無柄;葉片橢圓形至倒卵狀匙形,形狀變化較大,長7-20cm,寬3-8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呈短柄,邊緣具粗齒,兩面疏生粗伏毛。傘房狀圓錐花序頂生;花二型,周圍不育花具2枚(罕3枚)萼瓣,其中一枚稍大或近相等,寬卵形至近圓形,縱徑1-2cm,白色;能孕花白色至淡紫色;萼筒疏生伏毛或后漸脫落,裂片4-5,細小;花瓣4-5,覆瓦狀排列,倒卵形或寬卵形;雄蕊多數(shù);花柱3,短,子房下位。蒴果卵球形,長2-3mm,先端孔裂?;ㄆ?-8月。果期10-11月。

    性狀

    根莖呈不規(guī)則團塊狀,長2-8cm,直徑1-2cm,表面棕紅我,稍被小絨毛,生有細根。殘留莖基有小絨毛及少數(shù)不定根。質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淡黃色,顯粉性。氣微,味苦。

    歸經(jīng)

    心;肺;肝經(jīng)

    性味

    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

    祛瘀消腫。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隔水燉汁,鮮品,12-15g。

    各家論述

    江西《草藥手冊》:用于跌打損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魚尾拼音注音Bái Yú Wěi別名溪桃、野桃(《閩東本草》),楊波葉、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藥》)。出處《閩東本草》來源為馬錢科植物駁骨丹的根及莖葉。根、莖隨時可采。葉8~9月采為佳。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或栽于庭園。分......
  • 《中藥大辭典》:白魚尾果拼音注音Bái Yú Wěi Guǒ出處《閩東本草》來源為馬錢科植物駁骨丹的果實。9~10月采,陰干。功能主治治小兒蛔疳。用法用量白魚尾果一兩加水煎后去渣加米煮稀飯,連服三至四次。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白魚......
  • 《中國藥典》:白鮮皮拼音注音Bái Xiān Pí別名白蘚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鮮草英文名CORTEX DICTAMNI來源本品為蕓香科植物白鮮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
  • 《中藥大辭典》:白雞屎藤拼音注音Bái Jī Shǐ Ténɡ別名臭皮藤、臭莖子、迎風子(《植物名實圖考》)。出處《貴州民間藥物》來源為茜草科植物毛雞屎藤的根或全草。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林下、河邊陰濕處。分布廣西、廣東、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藤狀......
  • 拼音注音Bái Jī Zhūn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矩圓葉衛(wèi)矛的根和果。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onymus oblongifolius Loes.et Rehd.采收和儲藏:根,全年均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