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認識和防治近視

    在無調節(jié)狀態(tài)下,平行光線經眼屈光系統(tǒng)的屈折后,焦點在視網膜之前,即遠距離物體不能清晰地在視網膜上成像稱為近視。

    病因:

    ①軸性近視:是指眼軸較長而眼的屈光力正常,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近視。常見為發(fā)育和遺傳有關,不良的衛(wèi)生習慣加速發(fā)展,如閱讀時燈光照明不合理,坐姿不端正,距書本及工作目標太近,以及過度用眼等。

    ②屈光性近視:是指眼軸正常但眼的屈光力增強。常見有 a.角膜膨隆,圈袍角膜。B.晶狀體異常,球懸晶體,晶體位置傾斜。C.睫狀肌痙攣,引起晶體過度調節(jié)。

    癥狀:

    ①視遠模糊,視近物清晰。

    ②易疲勞。

    ③部分病人可有外斜或外斜視。

    ④眼底改變:輕度近視(—3.00D以下),其變化往往僅表現(xiàn)在視乳頭呈近視性視乳頭弧形斑。高度近視其變化豹紋狀環(huán)視乳頭脈絡膜萎縮多呈白色,邊緣不規(guī)則形成后鞏膜葡萄腫,有時可見黃斑出血,隨著出現(xiàn)Fuchs斑,周邊部視網膜可呈囊祥變性,玻璃體發(fā)生變化,有時產生視網膜裂洞引起視網膜脫離.

    ⑤玻璃體混濁和液化,多出現(xiàn)在中度以上近視眼。

    ⑥其它,有高度近視眼,因眼軸較長,眼球變大呈現(xiàn)眼球突出狀態(tài)。

    治療:

    ①軸性近視應驗光配鏡,配戴合適的凹球鏡矯正,配鏡原則是獲得最好視力的最低度數的鏡片。

    ②因睫狀肌痙攣引起的屈光性近視,應注意休息或藥物治療使調節(jié)放松。

    ③對大于—8.000D以上高度近視,尤以初次配鏡者,應適當減低度數,以避免不適感,并能適應近距離工作。

    預防:

    ①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用眼衛(wèi)生習慣,閱讀的姿勢要正確,眼與閱讀物相距30~35cm,不要歪著頭、躺著、乘車走路看書。應有良好的照明,閱讀物字跡清楚,不應在暗處或太陽光直接照射下看書,盡量避免長時間近距離閱讀,工作和看電視,應每隔一小時休息10分鐘以松弛調節(jié)功能。

    ②建立眼的保健制度,定期作視力及眼部檢查。

    ③增強體質,注意營養(yǎng),使眼部與全身均發(fā)育正常。對驗光后確診的真性近視,應戴合適的眼鏡,而且要經常戴,以便保持良好的視力和正常調節(jié)集合功能。

更多中藥材
  • 蓮子百合瘦肉湯。功效:益氣調中,補虛損,交心腎,安神,益智,清心。適應癥:神經衰弱、心悸失眠、病后體弱等。蓮子性甘、澀、平、入心、脾、腎經,能養(yǎng)心、益腎、補脾、澀腸;百合性甘、微苦、平、入心、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養(yǎng)陰清熱、清心安神、益氣調中......
  • 痔瘡是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fā)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肛腸疾病,又名痔瘡、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紀都可發(fā)病,但隨著年紀增長,發(fā)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們國家,痔是最比較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
  • 組成:生地15克,山茱萸10克,旱蓮12克,粉丹皮9克,澤瀉10克,茯苓12克,豬苓15克,懷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黃芪30克,小葉石韋12克。功效:滋陰益腎,利濕清熱,益氣化瘀。主治:腎陰虛、水熱互結、瘀......
  • 支氣管哮喘(以下簡稱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中國成人哮喘的發(fā)病率約為10%,兒童哮喘的發(fā)病率約為12%。近年來,它仍在逐漸增加。目前,許多患者對這種疾病了解不多。因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每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二設立為世界哮喘日,......
  • 有些女孩從月經開始就有痛經問題,輕度下腹痛,經過后,逐漸緩解;嚴重腹痛難以忍受,面色蒼白,身體瘦,聲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癥狀。這種情況屬于原發(fā)性痛經,在未婚婦女中更為常見,大多數在月經初潮或初潮后不久開始發(fā)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歡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