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海菜

    拼音注音Hǎi Cài別名

    龍爪菜、水白菜、?;ú?、海茄子、水青菜、水萵苣

    出處

    海菜始載于《植物名實圖考》,謂:“海菜,生云南水中。長莖長葉,葉似車前葉而大,皆藏水內(nèi)。抽葶作長苞,十數(shù)花同一苞?;ㄩ_則出于水面,三瓣,色白;瓣中凹,視之如六,大如杯,多皺而薄;黃蕊素萼,照耀漣漪,花罷結(jié)尖角數(shù)角,彎翹如龍爪,故又名龍爪菜。”根據(jù)生境及《植物名實圖考》附圖,即為本種。

    來源

    藥材基源:為水鱉科植物海菜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ttelia acuminata(Gagnep.)Dandy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湖泊、池澤。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海菜花,多年生沉水草本。莖短縮。葉基生;葉柄長短視水深淺而異,深水中葉柄長200-300cm,淺水中葉柄長4-20cm;葉形變化較大,線形、被針形、長橢圓形、卵形、狹卵形至心形,先端漸鈍,基部心形,稍下延,全緣或有細鋸齒。花單性,雌雄異株;佛焰苞無翅,有2-6條棱,無刺或有刺,雄株佛焰苞含40-50朵雄花,雌株佛焰苞內(nèi)含2-3朵雌花,花在水面上開放,花后連同佛苞沉入水底;雄花,萼片3,綠色,花瓣3,白色,基部黃色或橙色,雄蕊9-12;雌花的花萼、花瓣與雄花相似,花柱3,橙黃色,子房三棱形。果實三棱狀紡錘形,長8cm。種子多數(shù),無毛?;ā⒐?一10月。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清熱;止咳;利水;消腫。主肺熱咳嗽;淋證;小便不利;水腫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0-30g。

    各家論述

    《植物名實圖考》:“水瀕人摘其莖,煤食之?!睹勺钥h志》:莖頭開花,無葉,長丈余,細如釵股。卷而束之,以鬻于市,曰海菜,可瀹而食。蓋未見植根水底、漾葉波際也。《滇海虞衡志》以為其根即莼,則并不識莼??肌短票静荨酚兴Z菜,葉似澤瀉而小,形差相類。語即未詳,圖亦失真,不并入?!?/p>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ì Pénɡ Huā別名鐵海棠、番鬼刺、萬年刺、虎刺來源為大戟科植物鐵海棠Euphorbia milii Ch.des Moulins的莖葉。全年可采,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圃。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貴州。原形態(tài)多年生肉......
  • 拼音注音Cì Liǎo別名廊茵、急解素、蛇不鉆、貓舌草、紅火老鴉酸草來源蓼科蓼屬植物刺蓼Polygonum senticosum (Meisn.)Franch. et Sav.,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除去泥土曬干。性味酸、微辛,平。功能主治......
  • 《全國中草藥匯編》:刺藜拼音注音Cì Lí別名紅小掃帚苗、鐵掃帚苗、雞冠冠草、刺穗藜來源藜科藜屬植物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Teloxys aristata (L.) Moq.],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切段......
  • 拼音注音Cì Mò Línɡ Cǎo別名刺參(《西藏常用中草藥》),降扯(《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出處《新醫(yī)學雜志》9:31,1973來源為川續(xù)斷科植物刺藦苓草的幼嫩全草。6~7月采收。同屬植物水蘇葉藦苓草的幼嫩全草,亦同等入藥。生境分布......
  • 《中藥大辭典》:刺蜜拼音注音Cì Mì別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給敦羅(《本草拾遺》),刺糖、駱駝刺糖(《新疆藥材》),陽塔克西克爾(維名)。出處《本草拾遺》來源為豆科植物駱駝刺葉中分泌液凝結(jié)而成的糖粒。夏季采收,以布鋪地,敲打枝葉,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