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粉藤

    拼音注音Bái Fěn Ténɡ別名

    獨腳烏桕、夜?fàn)颗?、白面水雞、青龍跌打、山葫蘆、山雞蛋、飛龍接骨

    來源

    為葡萄科白粉藤屬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nch. var. subintegra Gagnep.,以根、藤、葉全草入藥。四季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

    根:微辛,平。藤、葉: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根:化痰散結(jié),消腫解毒,祛風(fēng)活絡(luò)。用于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扭傷骨折,腰肌勞損,風(fēng)濕骨痛,坐骨神經(jīng)痛,瘡瘍腫毒,毒蛇咬傷。

    藤、葉:拔毒消腫。用于瘡瘍腫毒,小兒濕疹。

    用法用量

    根3~5錢;藤、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ì Qiào Jiānɡ別名樟柳頭、廣東商陸、白石筍、山冬筍、水蕉花、象甘蔗來源姜科閉鞘姜屬植物閉鞘姜Costus speciosus (Koenig)Smith,以根狀莖入藥。四季可采,以秋末為宜,洗凈切片,蒸熟曬干。性味辛、酸......
  • 《中藥大辭典》:霸王七拼音注音Bà Wánɡ Qī別名萬年炦、炦七。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風(fēng)仙花的塊根。9~12月間采挖,除去須根,曬干。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野鳳仙花“條。性狀干燥塊根呈紡錘形或長橢圓形,長約2~4厘米,相約1......
  • 《中藥大辭典》:霸王根拼音注音Bà Wánɡ Gēn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春、秋采挖,曬干。用時切段。生境分布生于荒漠地帶砂礫質(zhì)河流階地、低山山坡、碎石低丘和干河床。分布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原......
  • 《全國中草藥匯編》: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刺金剛、金剛纂來源大戟科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以全草(乳汁)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微苦、澀,平。有毒。注意毒性劇烈,用時宜慎。功能主治祛風(fēng)消......
  • 拼音注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鞭葉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stichum craspedoso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