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枸杞散

    《圣濟總錄》卷一四一:枸杞散處方

    枸杞根、地龍(搗)。

    制法

    上枸杞根取新者,刮去浮赤皮,只取第二重薄白皮,曬干,搗羅為末,每稱1兩,別入地龍末1錢和勻。

    功能主治

    痔疾。

    用法用量

    先以熱齏汁洗渫患處,用藥干摻,日用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一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三○六:枸杞散處方

    枸杞葉少許,鹽少許。

    制法

    上同搗熟。

    功能主治

    犬咬傷。

    用法用量

    敷于瘡上。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三○六《圣濟總錄》卷一九八:枸杞散處方

    枸杞根(正月采,洗去土,陰干)。

    制法

    上杵為末。

    功能主治

    去風(fēng)潤肌,壯筋骨,進飲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空心、日午、夜臥各1服,水調(diào)下,或溫酒亦得。連服1季。又于4月采苗,5月服;7月采葉,8月服,10月采子,11月服,余法同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八
更多中藥材
  • 《千金》十二:半夏千里流水湯別名半夏東流水湯、半夏湯處方半夏3兩,宿姜3兩,生地黃5兩,酸棗仁5合,黃芩1兩,遠(yuǎn)志2兩,茯苓2兩,秫米1升。功能主治瀉熱。主膽腑實熱,精神不守,腹中氣滿,飲食不下,咽干頭重,灑灑惡寒,兩脅脹痛。用法用量半夏東......
  • 處方半夏、南星、白附各等分。制法上藥生用,為未,水為丸,以生面為衣,陰干。功能主治痰眩冒,頭痛,惡心,吐酸水。用法用量生姜湯送下。摘錄《醫(yī)鈔類編》卷十......
  • 組成半夏一升(12g)、厚樸三兩(9g) 、茯苓四兩(12g)、 生姜五兩(15g) 、蘇葉二兩(6g)。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功效行氣散結(jié),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氣。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
  • 《蘭室秘藏》卷上:半夏厚樸湯處方紅花5厘,蘇木5厘,吳茱萸1分,干生姜1分,黃連1分,木香2分,青皮2分,肉桂3分,蒼術(shù)3分,白茯苓3分,澤瀉3分,柴胡3分,陳皮3分,生黃芩3分,草豆蔻仁3分,生甘草3分,京三棱4分,當(dāng)歸梢4分,豬苓4分,......
  • 處方白礬(枯過)十五兩,半夏(湯洗去滑.姜汁罨一宿)三斤。炮制上搗為細(xì)末,生姜自然汁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肺氣不調(diào),咳嗽喘滿,痰涎壅塞,心下堅滿,短氣煩悶,及風(fēng)壅痰實,頭目昏眩,咽膈不利,嘔吐惡心,神思昏憒,心忪而熱,涕唾稠粘,并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