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鎂(magnesium)的代謝及功能與鈣、磷有密切關系。人體含鎂量約20-28g,一半以上存在于骨中,其余在細胞內,是細胞內重要陽離子之一。細胞外液鎂不超過總量的1%。鎂與人類許多生理功能密切相關,在疾病發(fā)生及臨床治療中有重要作用。
骨中鎂主要以Mg3(PO4)2和MgCO3的形式存在,吸附于羥磷石表面。但它與鈣不同,不易隨機體需要從骨中動員出來。但鎂在一定程度上可置換骨中的鈣,其置換的量取絕于骨鈣動員的狀況。
正常人血鎂濃度為0.8?.1mmol/L。約1/3與血漿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結合,少部分與磷酸、檸酸酸等結合成不易解離的化合物。而絕大部分(約60%)以Mg2+形式存在。
細胞內鎂則大部分與磷酸根、檸檬酸根及其它陰離子結合為復合物,尤其是與ATP結合為Mg·ATP=形式,參與需要ATP的反應。
《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鎂(magnesium)的代謝及功能與鈣、磷有密切關系。人體含鎂量約20-28g,一半以上存在于骨中,其余在細胞內,是細胞內重要陽離子之一。細胞外液鎂不超過總量的1%。鎂與人類許多生理功能密切相關,在疾病發(fā)生及臨床治療中有重要作用。
骨中鎂主要以Mg3(PO4)2和MgCO3的形式存在,吸附于羥磷石表面。但它與鈣不同,不易隨機體需要從骨中動員出來。但鎂在一定程度上可置換骨中的鈣,其置換的量取絕于骨鈣動員的狀況。
正常人血鎂濃度為0.8?.1mmol/L。約1/3與血漿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結合,少部分與磷酸、檸酸酸等結合成不易解離的化合物。而絕大部分(約60%)以Mg2+形式存在。
細胞內鎂則大部分與磷酸根、檸檬酸根及其它陰離子結合為復合物,尤其是與ATP結合為Mg·ATP=形式,參與需要ATP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