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藥炮制》 山楂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實。

    『常用名』冬山楂、片山楂、山楂核、南山楂、焦楂。

    『產(chǎn)地』山東、河南、湖北、浙江。

    『采收季節(jié)』8~10月采收。

    『炮制方法』揀去雜質(zhì),篩去脫落的核即得,生用。若取其止泄作用,將山楂投入鍋內(nèi),用武火炒至外表焦褐色,內(nèi)部黃褐色為度,若取其治腸炎,下紅白痢。將凈山楂投入鍋內(nèi),用武火炒至外表黑色為度。

    『用量』9~12克。

    『貯存』裝箱內(nèi),閉蓋,防潮。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