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補(bǔ)虛治痼冷

    作者: 朱梓

    (附論)字書謂陽為實(shí)。陰為虛。非無虛也。無實(shí)而已。人之本臟虧損。虛而無實(shí)。則氣血衰悴。

    陰痛

    膃肭臍丸治本臟虛損。痼冷諸疾。

    膃肭臍(一對(duì)慢火酒炙別為末)砂(水煎至燥研半兩)精羊肉(一斤煮熟切焙為末)沉香斤漿水一斗蓯蓉(香子(炒)蘆巴(炒)芎芋枳殼(去瓤桐子大。每

    香連丸補(bǔ)骨髓。益真氣。治痼冷。潤皮膚。悅顏色。

    硫黃(一兩研)砂(一兩研水煎霜)生木瓜(一枚去皮切取蓋子剜瓤盡入硫黃砂在內(nèi)卻石斛(去根香子(炒)木(另研)人參桂搗羅為末。入

    補(bǔ)骨脂丸

    (出圣惠方)

    治臟腑久冷。腰膝疼痛。脾胃虛弱。營衛(wèi)不調(diào)。四肢

    力。補(bǔ)中強(qiáng)志補(bǔ)骨脂(二兩微炒)陽起石(二兩酒煮半日細(xì)研水飛過)巴戟附子(炮去皮臍)石斛(去三日焙香煉蜜和

    蓯蓉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下元久冷。水臟傷憊。風(fēng)虛勞損。不思飲食。久服

    顏益髭發(fā)。補(bǔ)蓯蓉(三兩酒浸一宿去皮炙干)熟地黃(一兩)鐘乳粉(一兩)天雄(一兩炮裂去皮臍)天炮銼)白術(shù)茱萸(一絲子(二兩下三十

    補(bǔ)骨脂丸

    (出圣惠方)

    補(bǔ)暖脾腎虛冷氣。壯腰腳。益顏色。

    補(bǔ)骨脂附子巴戟桂心木香(半兩)蓯蓉菟絲子枳殼石斛蓽澄茄干姜牛桐

    羊骨煎丸

    (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腎臟虛冷。不思飲食。倦怠。

    羊脊骨(一條去肉截成段用砂二兩醋二升同煎旋煎旋蘸骨炙令焦黃以醋浸為度細(xì)銼焙干)皮)山芋郁(各半兩)阿十丸至三十

    蓽茇丸

    (出圣惠方)

    治下元虛憊。逐積冷氣。暖脾腎臟。

    蓽茇沉香附子(炮裂去皮臍)肉豆蔻(去殼)木香香子石斛訶黎勒皮山茱萸為細(xì)末。煉

    巴戟丸

    (出圣惠方)

    治下元虛冷。顏色萎黃。肌膚羸弱。腰無力。

    巴戟鹿茸(去毛酥炙微黃)蛇床子遠(yuǎn)志薯蕷熟地黃山茱萸附子(炮去皮臍)補(bǔ)一兩)上為末。入硫黃內(nèi)研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漸加至四十丸。

    菟絲子丸

    菟絲子(二兩酒浸三日曬干別研末)枳殼(半兩麩炒微炒去瓤)石斛(一兩去根銼)蓽澄茄床子(一兩)每服空心鹽

    補(bǔ)骨脂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下元虛冷氣。溫中強(qiáng)力。暖胃思食。

    補(bǔ)骨脂(微炒)木香附子(炮去皮臍)檳榔肉豆蔻青橘皮(泡去白焙)桂心(去心)椒(去目合口用白七百

    沉香丸治久虛積冷。脾腎氣上攻。心腹壅脹。不思飲食。四肢無力。

    沉香木香桂心白術(shù)訶黎勒皮高良姜(銼)附子(炮裂去皮臍)蓽澄茄濃樸(去(一兩泡去白

    葫蘆巴丸補(bǔ)暖下元。祛逐冷氣。

    葫蘆巴(一兩炒)沉香(一兩)桂心(一兩)硫黃(一兩研水飛過)附子(一兩炮去皮臍)姜(半兩炮銼)丸如桐子大

    椒紅丸治虛冷。壯腰腳。明耳目。暖下元。

    川椒(二兩微炒)附子(二兩炮去皮臍)石斛(一兩去根銼)桂心(二兩)蓯蓉(酒浸一宿湯浸七日焙毛酥炙微黃心以鹽

    木香丸治一切冷氣。臟腑久積臍腹痛。不化宿食。顏色萎黃。

    木香(二兩)白術(shù)(一兩)檳榔(二兩)高良姜(半兩銼)益智(去皮半兩)紅豆(去皮半術(shù)(二兩)三五百

    砂丸治下元虛憊腰疼。小便滑數(shù)。冷氣攻筑。虛損不足。

    砂(半兩細(xì)研水煎煉成霜)青鹽(細(xì)研三兩)生姜(五片取汁)木香附子(半斤生去皮(酒浸去煉蜜丸

    雀附丸治脾腎久積冷氣腹疼。時(shí)自泄痢。水谷不化。少思飲食。顏色萎黃。

    雀兒(三十枚取肉)附子(四兩生用去皮臍搗為末)萆(二兩銼)胡椒(一兩半)白蕪荑搗羅為末同附川心溫

    內(nèi)灸丸補(bǔ)虛破宿冷。

    附子(炮去皮臍)白茯苓(去皮)遠(yuǎn)志(去心)巴戟(去心)破故紙(酒浸炒)虎頭骨(酥牽牛(炒各分。再湯下。

    沉香丸治冷氣上攻。腹脹滿。不思飲食。大腸秘滯不通。

    沉香木香陳皮(浸去白)桂心檳榔丁香羌活郁李仁(浸去皮微炒)芎川大大。

    每服

    巴戟丸補(bǔ)暖水臟。治虛冷氣。充益肌膚。能思飲食。

    巴戟石斛(去根銼)補(bǔ)骨脂(微炒)桂心附子(炮裂去皮臍)川紅椒(微炒)木香訶去筋膜以

    木瓜丸治脾腎久冷積氣。宜服補(bǔ)暖。

    大木瓜(二枚去皮瓤每個(gè)內(nèi)入上好砂一兩于飯上蒸爛研如膏)青皮(二兩湯浸去白焙)補(bǔ)棱(一兩酒

    金髓丸補(bǔ)虛冷。固元臟。消脾胃久積。

    牛膝(酒浸切焙一兩)三棱(炮銼一兩半)附子(炮去皮臍)香子(炒)楮實(shí)(各一兩)末)桂酒煮糊為丸。

    沉香丸治元臟積冷。奔豚氣沖心腹痛。補(bǔ)氣化食積。

    沉香(銼)木香(各半兩)砂(半兩水煎煉成膏)丁香檳榔(銼)香子(炒各半兩)湯或鹽酒

    鐘乳丸

    (出圣惠方)

    補(bǔ)暖虛冷。充益肌膚。安利五臟。強(qiáng)壯腰腳。通和血

    脈。

    益澤顏色。

    鐘乳粉(三兩)吳茱萸(二兩酒浸七日焙微黃)附子(炮去皮臍二兩)石斛(去根銼)菟絲研令勻。

    腎附丸

    (出圣惠方)

    治下元虛憊。冷氣上攻。心腹刺疼痛。

    附子(二兩以醋浸七日去皮臍切陰干)硫黃(一兩研水飛過)檳榔(一兩)木香(一兩)青三二百

    附子丸治下元虛冷氣。暖脾腎。益氣力。

    附子(十枚唯大者以尖刀子于心中可剜一孔子)朱砂(一兩研水飛過)砂(一兩細(xì)研)阿剜出備和大麥面裹令約濃半指以來。以煨火燒。候面焦熟為度。取出耳腳蘿卜入臼內(nèi)。有剜出附子末填不盡者。亦用搗熟為度。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以鹽湯或溫酒下十丸。

    硫黃玉粉丸補(bǔ)暖下元。治一切風(fēng)冷氣。

    大豬肚(一枚)硫黃(一斤打碎)新桑根白皮(一斤碎銼)上以豬肚洗凈。納入硫黃縫定。

    中淘如綠

    椒紅丸補(bǔ)暖下元。

    川椒(二兩微炒)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干姜(一兩炮制銼)上為末。用豬腎三對(duì)。

    去脂火酒下

    伏火太陽丹治一切冷氣。

    硫黃(十兩)丹砂(五兩)上合研極細(xì)。水飛過。針砂二十五兩水淘凈。都入三斗頭鐵鍋內(nèi)逐旋直候鐵器取出

    二石丸治脾腎久虛。臍腹痼冷。目暗耳焦。身重足痛。行步艱難。腿膝無力。補(bǔ)

    丹田。壯磁石(二兩炭醋淬七次)砂(半兩)上捶碎。入沙罐子內(nèi)。鹽泥固濟(jì)。木炭火燒令通赤每服

    黑錫丸

    (出本草方)

    治虛心久冷。

    黑鉛硫黃(各三兩結(jié)砂子)舶上茴香附子葫蘆巴破故紙川楝肉肉豆蔻巴戟糊丸如夜夢無味及但陽。安和五臟。灑陳六腑。補(bǔ)益虛損。回陽反陰。功效神圣。

    麋角丸

    (出圣惠方)

    治久積虛冷。補(bǔ)暖下元。溫中治氣。

    麋角(屑三兩酥拌炒微黃)蓯蓉(二兩酒浸一宿去皮炙干)補(bǔ)骨脂(二兩微炒)附子(炮裂水飛過)上丸。

    附子丸治元?dú)馓摾?。婦人赤白帶下。血海諸冷。

    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砂上搗研為末。酒煮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男子鹽湯。

    附子丸

    (出十便良方)

    補(bǔ)暖下元。

    附子(半斤生用)硫黃(二兩細(xì)研水飛過)上以新汲水浸附子七伏時(shí)。每一伏時(shí)換水一遍。

    研。

    丸。

    附子煎方

    (出傳信適用方)

    治虛冷。

    用生附一個(gè)重九錢以上者。生去皮臍切片。捶碎亦得。用水三大盞。入晉棗十枚。生姜切二滓再蒸餅

    補(bǔ)真丹

    (出宣明論)

    治男子元臟虛冷。興陽助腎不燥。

    黑附子(一兩炮)陽起石(酒蘸燒灰三錢)海馬(二對(duì))乳香雌黃(為衣)血竭(各三錢)泥固)麝

    五香湯

    (出宣明論)沉香箋香乳香麝香檀香(各等分)上為末。每服半錢。煎湯下。

    十補(bǔ)丸

    (出楊氏家藏方)

    治元臟虛冷。臍腹刺痛。脅肋脹滿。泄痢腸鳴。困

    力竭。小腸氣玄胡索(炒)葫蘆巴(炒)蓽澄茄茴香木香補(bǔ)骨脂(炒)巴戟(去心)蓯蓉(酒浸一糊為丸。

    白澤丸治臟腑虛冷。真元不固。腸鳴泄痢。心腹撮疼。氣逆嘔吐。自汗無時(shí)。

    陽起石(一兩半令通赤研)附子(炮去皮臍取末一兩半)鐘乳粉(煉成好者二兩)白檀香化開。

    黑錫丹治上實(shí)下虛。真元衰憊。陽氣耗損。陰氣獨(dú)盛。上喘氣促。泄瀉嘔逆。自

    汗心忡。

    黑錫(四兩新銚中以火熔開用香撥去錫滓入硫黃半兩用炒過取出碾為細(xì)末秤二兩別入硫黃末子(炮味各一兩)上空

    鐘乳石丸治臟寒腹痛。下痢不禁。

    鐘乳粉(煉成者半兩)硫黃(半兩另研)白礬(一分火飛)陽起石(一分另研)上為細(xì)末。

    固本丹治男子一切虛損衰弱。夜夢顛倒。遺精失溺。小便白濁。婦人血海久冷。

    崩中帶下牡蠣(白者生為細(xì)末別用好醋和為丸子入火燒令通赤放冷秤四兩)白石脂(二兩)硫黃(一脂封口酒或

    艾硫丸去邪養(yǎng)正。補(bǔ)真益脾。治髓冷血虛。腰痛腳弱。及傷冷心腹疼痛?;魜y吐

    利。自汗氣急。下元久虛。小便頻數(shù)。婦人沖任不足。月水愆期。腹肋刺痛。崩漏帶

    下。全不思食。

    熟艾(十兩用水一升煎成膏子將膏子涂艾上令勻日中曬干)干姜(十兩炮)生硫黃(別研細(xì)十丸。

    硫黃熨法治臟腑虛冷。吐利不止。及陽虛陰盛。真氣脫弱。欲灸不能勝火力者。

    宜用此法硫黃萆子(七枚去皮細(xì)研)上件同研令細(xì)。每用藥二三錢。填在心臍內(nèi)令滿。以衣被蓋

    香茸丸補(bǔ)下元虛憊。面色黧黑。能除一切寒冷病。及小腸尿白脬寒。

    附子(二個(gè)重六錢以火炮裂去皮臍)葫蘆巴(洗淘凈)白茯苓(去皮)安息香(酒洗化下滓切焙)上為細(xì)

    膃肭臍丸治五勞七傷。真陽衰憊。臍腹冷疼。肢體酸疼。腰背拘急。腳膝緩弱。

    面色黧黑

    。夜多異夢。日少精神。小便滑數(shù)。大便溏泄。時(shí)有遺瀝。陽事不舉。但是風(fēng)冷濕

    氣。皆可服之。

    膃肭臍(一對(duì)用酒蒸熟打和后藥)天雄(炮去皮臍)附子(炮去皮臍)川烏(炮去皮臍)陽浸各一兩)鹽酒青蛾丸(出風(fēng)科集驗(yàn)方)魏將使方序云。舶上破故紙人呼為補(bǔ)骨脂。亦名婆固脂也。

    溫精髓益肌燥不之。

    和十掌內(nèi)破故紙六兩淘洗凈者。焙干。隔紙炒香為末。用胡桃瓤四兩浸去膜。研如泥。

    上件和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鹽湯下??招呐R臥。漸加至五十丸。食豬羊腰子以熟秘

    正氣丹

    (出十便良方)

    治陰寒內(nèi)盛。元臟不足。陽氣暴脫。下焦傷竭。手足

    逆戰(zhàn)栗。背寒膝冷。臍腹疼痛。大便滑泄。小便頻數(shù)。行步艱難。面色枯槁。嘔逆喘

    急。咳逆自汗。霍亂硫黃附子干姜桂(各等分)上為細(xì)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食前溫

    山茱萸湯

    (出十便良方)

    東莎劉先生。溉固足經(jīng)。益陽火。玉抱肚法。

    茱萸吳茱萸(各四兩)胡椒(二兩)蛇床子(生二兩)大川烏頭(一兩)高良姜(一兩生)出放冷牡蠣(十兩)干姜香白芷浮萍草(陰干各二兩)上十味為粗末。每服水二盞。

    以來。

    秤著之若

    補(bǔ)虛冷消食

    (出本草)以木皮中面作餅食之?;蜃黠堭D之。

    朝真丹

    (出本草)

    治風(fēng)虛傷寒冷。暴作水瀉。日夜三二十行。腹痛不止。夏

    路行備急。

    硫黃(二兩)牛角(研令極細(xì))枯白礬(半兩同細(xì)末)上藥水浸蒸餅。去水脈了。

    和丸如桐

    治虛冷短氣

    上用川椒三兩。去目合口者。以生絹袋盛。用無灰酒五升。浸經(jīng)三日后。隨性飲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