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龍船烏泡

    《中藥大辭典》:龍船烏泡拼音注音Lónɡ Chuán Wū Pào別名

    烏泡天、八月泡、狗屎泡、羊鳥樹、過江龍、烏泡、烏莓

    出處

    《湖南藥物志》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炮烙莓全株

    生境分布

    生于溫暖的山坡及山腳等處。分布湖南。

    原形態(tài)

    常綠灌木。莖呈彎曲狀,末端著地能生根發(fā)新苗,莖枝及葉柄上疏生微曲的硬刺并密被紅褐色硬粗毛。葉革質(zhì),互生,卵圓形至圓形,長7~15厘米,寬6~13厘米,基部心形,邊緣有淺缺刻及鋸齒,裂片先端尖或鈍,上面初有綿毛,后脫落,下面密生灰白色柔毛,主脈及側(cè)脈上生紅褐色硬粗毛及稀疏的硬刺,葉柄長2~6厘米,托葉早落。夏初,葉腋單生1花或簇生數(shù)花,白色,大形,直徑約3厘米,花下苞片廣卵形,兩面有細(xì)毛,花柄短;花萼5裂,宿存,兩面有赤褐色密毛,裂片廣卵形或橢圓形;花瓣5枚,廣橢圓形至近圓形,邊緣波狀。聚合核果球形,成熟時為紅色。

    性味

    味澀。果:甘,無毒。

    功能主治

    止血,活血,止痛,解熱利尿。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復(fù)方

    ①治流感:炮烙莓全草二兩,水煎當(dāng)茶飲。

    ②治痢疾:炮烙莓根一兩,算盤子根一兩,地榆三錢,水煎服。

    ③治淋病:炮烙莓五錢,海金砂一兩,過山龍、杉樹脂各五錢。水煎,沖酒服。

    ④治小兒口糜:炮烙莓果、馬桑果,搗汁,調(diào)清水涂口。

    ⑤治勞傷吐血:炮烙莓根,水煎服。

    ⑥治跌打損傷,刀傷:炮烙莓,研末,酒調(diào)敷;或鮮品搗敷。

    ⑦治蟲牙痛:炮烙莓嫩芽、蓖麻油、馬蹄香,共搗爛敷牙。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龍船烏泡拼音注音Lónɡ Chuán Wū Pào別名

    烏泡天、八月泡、狗屎泡、羊鳥樹、過江龍、烏泡、烏莓

    英文名dragon boat Raspberry出處

    出自《湖南藥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炮烙莓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bus sieboldi B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莖、葉,鮮用或曬干用。根,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溫暖的山坡及山腳等處。

    資源分布:分布湖南等地。

    原形態(tài)

    炮烙莓 常綠灌木。莖末端著地能生根發(fā)新苗,莖枝及葉柄上疏生微曲的硬刺并密被紅褐色硬粗毛。葉革質(zhì),互生,葉柄長2-6cm;托葉早落;葉片卵圓形,長7-15cm,寬6-13cm,基部心形,邊緣有淺缺刻及鋸齒,裂片先端尖或鈍,上面初有綿毛,后脫落,下面密生灰白色柔毛,毛脈及側(cè)脈上生紅褐色硬粗毛及稀疏的硬刺。夏初,葉腋單生1花或簇生數(shù)花,白色,直徑約3cm;花萼5裂,兩面有赤褐色密毛;花瓣5,廣橢圓形,邊緣波狀。聚合核果球形,成熟時為紅色。

    歸經(jīng)

    脾經(jīng)

    性味

    澀;甘;涼;無毒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活血止痛。主感冒發(fā)熱,痢疾,熱淋,口瘡,勞傷吐血,跌打腫痛,牙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果,搗汁涂;嫩芽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毛藤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別名苻(《爾雅》),蜀羊泉、谷菜(《本經(jīng)》),鬼目草(《爾雅》郭璞注),白草(《別錄》),排風(fēng)、白幕(《本草拾遺》),鬼目菜(《吳志》),天燈籠、和尚頭草(《綱目拾遺》),望冬紅、酸尖菜......
  • 《中藥大辭典》:白毛藤根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 Gēn出處《福建民間草藥》來源為茄科植物白英的根。夏、秋采收。性味①《四川中藥志》:“性平,味苦辛,無毒?!阿凇吨貞c草藥》:“味甘,性平微寒,無毒?!肮δ苤髦沃物L(fēng)火牙痛,頭痛,瘰疬,......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毛蛇拼音注音Bái Máo Shé別名石祈蛇、上樹蛇、白毛伸筋、石蠶、毛石蠶、巖蠶、白毛巖蠶、老鼠尾來源為骨碎補(bǔ)科陰石蕨屬植物圓蓋陰石蕨Humata tyermanni S. Moore,以根狀莖入藥。全年可采,洗凈曬......
  • 拼音注音Bái Máo Lù Rónɡ Cǎo別名魚腮草、六月霜來源為玄參科鹿茸草屬植物白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i Franch.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性味微苦、澀,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于......
  • 《中藥大辭典》:白沙糖拼音注音Bái Shā Tánɡ別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錄》),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備要》)。出處《綱目》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莖汁,經(jīng)精制而成的乳白色結(jié)晶體。歸經(jīng)《本草衍義補(bǔ)遺》:“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