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百日紅、映山紅、紅纓樹
茜草科龍船花屬植物龍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以根、莖及花入藥。根、莖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夏季采花,曬干。
苦、微澀,涼。
孕婦忌服。
散瘀止血,調(diào)經(jīng),降壓。根、莖:肺結(jié)核咯血,胃痛,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ǎ涸陆?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高血壓。
根、莖0.5~1兩,花3~5錢。
賣子木(《唐本草》),紅繡球、山丹(《學(xué)圃雜疏》),五月花(《生草藥性備要》),映山紅(《本草求原》),牛蘭、珠桐、番海棠(《嶺南采藥錄》),大將軍(《廣西中藥志》),紅櫻花(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生草藥性備要》
為茜草科植物龍船花的花。全年可采。
野生或栽培。分布廣東、廣西、臺灣、福建等地。
常綠灌木,高0.5~2米。小枝深棕色。葉對生,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5~13厘米,寬3~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主脈兩面突出;葉柄短,長約5毫米;托葉生于兩葉柄間,綠色,抱莖,先端具軟刺狀突起。聚傘花序頂生,密聚成傘房狀,花序柄深紅色,苞片極小,紅色,齒狀;萼宿存,深紅色,光滑無毛,4淺裂,裂片鈍齒狀;花冠高腳盆狀,略帶肉質(zhì),紅色,裂片4,近圓形,先端渾圓,開放時,直徑約1厘米,花冠管細(xì)長;雄蕊4,著生管口,花絲極短,花藥黃色;雌蕊1,紅色,子房下位,2室,花柱細(xì)長,柱頭2淺裂,略張開。漿果近圓形,成熟時黑紅色?;ㄆ谌辍?/p>性味
甘辛,涼。
①《本草求原》:"淡辛,平。"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涼。"
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壓,月經(jīng)不調(diào),筋骨折傷,瘡瘍。
①《生草藥性備要》:"消瘡,咄膿,祛風(fēng),止痛,理痰火。"
②《廣西中藥志》:"散瘀,續(xù)筋,接骨,止痛。治折傷。"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降壓,活血散瘀。"
內(nèi)服:煎湯,3~5錢。
①治高血壓:龍船花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龍船花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賣子木、紅繡球、山丹、五月花、買子木、映山紅、牛蘭、珠桐、番海棠、大將軍、羅傘木、紅櫻花、土紅花、百日紅、仙丹花
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龍船花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xora chinensis Lam.[Paveta chinensis Roem.]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
資源分布:散生于疏林下,灌叢中或曠野路旁。
龍船花,常綠灌木,高0.5-2m。小枝深棕色。葉對生,柄長約5mm;托葉綠色,長6-8mm,抱莖,頂端具軟剌狀突起;葉片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5-13cm,寬3-3.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聚傘花序頂生,密集成傘房狀;花序柄深紅色;苞片極小,紅色,齒狀;花萼深約色,光滑無毛,4淺裂,裂片鈍齒狀;花冠略肉質(zhì),紅色,花冠簡長3-3.5cm,4裂,理解片近圓形,頂端圓,開放時直徑約1cm;雄蕊4,花絲極短,雌蕊1,紅色,子房下位,2室,柱頭2裂,略張開。漿果近球形,直徑7-8mm,熟時紫紅色?;ㄆ?-8月。
野生或栽培。
性狀鑒別 花序卷曲成團(tuán),展平后呈傘房花序。花序具短梗,有紅色的分枝?;◤?-5mm,具極短花梗;萼4裂,萼齒遠(yuǎn)較萼簡短;花冠4淺裂,裂片近圓形,紅褐色,肉質(zhì);花冠簡扭曲,紅褐色,長3-3.5cm;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shù),著生于花冠簡喉部。氣微,味微苦。以花朵完整、色紅褐者為佳。
肝經(jīng)
甘淡;涼
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主高血壓;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跌打損傷;瘡瘍癤腫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爛敷。
1.《生草藥性備要》:消瘡,咄膿,祛風(fēng),止痛,理痰火。
2.《廣西中藥志》:散瘀,續(xù)筋,接骨,止痛。治折傷。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降壓,活血散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uploads/zhongyi/yaocai/2025/01/14/23561529981.jpg)
《全國中草藥匯編》:龍船花拼音注音Lónɡ Chuán Huā別名百日紅、映山紅、紅纓樹
來源茜草科龍船花屬植物龍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以根、莖及花入藥。根、莖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夏季采花,曬干。
性味苦、微澀,涼。
注意孕婦忌服。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調(diào)經(jīng),降壓。根、莖:肺結(jié)核咯血,胃痛,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ǎ涸陆?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高血壓。
用法用量根、莖0.5~1兩,花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龍船花拼音注音Lónɡ Chuán Huā別名賣子木(《唐本草》),紅繡球、山丹(《學(xué)圃雜疏》),五月花(《生草藥性備要》),映山紅(《本草求原》),牛蘭、珠桐、番海棠(《嶺南采藥錄》),大將軍(《廣西中藥志》),紅櫻花(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出處《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龍船花的花。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廣東、廣西、臺灣、福建等地。
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0.5~2米。小枝深棕色。葉對生,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5~13厘米,寬3~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主脈兩面突出;葉柄短,長約5毫米;托葉生于兩葉柄間,綠色,抱莖,先端具軟刺狀突起。聚傘花序頂生,密聚成傘房狀,花序柄深紅色,苞片極小,紅色,齒狀;萼宿存,深紅色,光滑無毛,4淺裂,裂片鈍齒狀;花冠高腳盆狀,略帶肉質(zhì),紅色,裂片4,近圓形,先端渾圓,開放時,直徑約1厘米,花冠管細(xì)長;雄蕊4,著生管口,花絲極短,花藥黃色;雌蕊1,紅色,子房下位,2室,花柱細(xì)長,柱頭2淺裂,略張開。漿果近圓形,成熟時黑紅色?;ㄆ谌辍?/p>性味
甘辛,涼。
①《本草求原》:"淡辛,平。"
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甘淡,涼。"
功能主治清肝,活血,止痛。治高血壓,月經(jīng)不調(diào),筋骨折傷,瘡瘍。
①《生草藥性備要》:"消瘡,咄膿,祛風(fēng),止痛,理痰火。"
②《廣西中藥志》:"散瘀,續(xù)筋,接骨,止痛。治折傷。"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降壓,活血散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復(fù)方①治高血壓:龍船花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龍船花三至五錢,水煎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龍船花拼音注音Lónɡ Chuán Huā別名賣子木、紅繡球、山丹、五月花、買子木、映山紅、牛蘭、珠桐、番海棠、大將軍、羅傘木、紅櫻花、土紅花、百日紅、仙丹花
英文名Flower of Chinese Ixora,twig and leaf of Paniculate Gloryblower出處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龍船花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xora chinensis Lam.[Paveta chinensis Roem.]
采收和儲藏: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
資源分布:散生于疏林下,灌叢中或曠野路旁。
原形態(tài)龍船花,常綠灌木,高0.5-2m。小枝深棕色。葉對生,柄長約5mm;托葉綠色,長6-8mm,抱莖,頂端具軟剌狀突起;葉片薄革質(zh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7.5-13cm,寬3-3.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聚傘花序頂生,密集成傘房狀;花序柄深紅色;苞片極小,紅色,齒狀;花萼深約色,光滑無毛,4淺裂,裂片鈍齒狀;花冠略肉質(zhì),紅色,花冠簡長3-3.5cm,4裂,理解片近圓形,頂端圓,開放時直徑約1cm;雄蕊4,花絲極短,雌蕊1,紅色,子房下位,2室,柱頭2裂,略張開。漿果近球形,直徑7-8mm,熟時紫紅色?;ㄆ?-8月。
栽培野生或栽培。
性狀性狀鑒別 花序卷曲成團(tuán),展平后呈傘房花序。花序具短梗,有紅色的分枝?;◤?-5mm,具極短花梗;萼4裂,萼齒遠(yuǎn)較萼簡短;花冠4淺裂,裂片近圓形,紅褐色,肉質(zhì);花冠簡扭曲,紅褐色,長3-3.5cm;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shù),著生于花冠簡喉部。氣微,味微苦。以花朵完整、色紅褐者為佳。
歸經(jīng)肝經(jīng)
性味甘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主高血壓;月經(jīng)不調(diào);閉經(jīng);跌打損傷;瘡瘍癤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爛敷。
各家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消瘡,咄膿,祛風(fēng),止痛,理痰火。
2.《廣西中藥志》:散瘀,續(xù)筋,接骨,止痛。治折傷。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降壓,活血散瘀。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