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甘,性溫?zé)o毒,入心脾膀胱三經(jīng)。主一切臭氣,腎臟虛寒,癩疝腫痛及蛇傷。調(diào)中止嘔,下氣寬胸。又有一種小茴,氣味稍薄,然治膀胱冷痛疝氣尤奇。
按∶茴香氣濃,為陽中之陽,故入少陰太陰,以理虛寒諸證。雖辛溫快脾,亦能耗氣,今內(nèi)相都入煎爆油膩之物,與火無異,久則致疾,深宜戒之。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nèi)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辛甘,性溫?zé)o毒,入心脾膀胱三經(jīng)。主一切臭氣,腎臟虛寒,癩疝腫痛及蛇傷。調(diào)中止嘔,下氣寬胸。又有一種小茴,氣味稍薄,然治膀胱冷痛疝氣尤奇。
按∶茴香氣濃,為陽中之陽,故入少陰太陰,以理虛寒諸證。雖辛溫快脾,亦能耗氣,今內(nèi)相都入煎爆油膩之物,與火無異,久則致疾,深宜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