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水牛尾

    《中藥大辭典》:水牛尾拼音注音Shuǐ Niú Wěi出處

    《食醫(yī)心鏡》

    來源

    牛科動(dòng)物水牛尾巴

    功能主治

    《食醫(yī)心鏡》:"主水氣大腹浮腫,小便澀少:水牛尾條,洗去毛,細(xì)切作臘,極熟吃之,煮食亦佳。"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水牛尾拼音注音Shuǐ Niú Wěi英文名Buffalo tail出處

    出自《食醫(yī)心鏡》。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苿?dòng)物水牛的尾部。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Bubalus b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儲(chǔ)藏:宰牛時(shí)割下尾部,刮皮洗凈,鮮用或烘干備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其性格溫馴,生長(zhǎng)較快。食植物性飼料。

    資源分布:1.全國(guó)各地均有飼養(yǎng)。

    2.全國(guó)大部分地區(qū)均飼養(yǎng),以南方水稻田地區(qū)為多。

    原形態(tài)

    1.黃牛,體第1.5-2m,體重一般在280kg左右。體格強(qiáng)壯結(jié)實(shí),頭大額廣,鼻闊口大,上唇上部有兩個(gè)大鼻孔,基間皮膚硬而光滑,無毛,稱為鼻鏡。眼、耳都較大。頭上有角1對(duì),左右分開,角之長(zhǎng)短、大小隨品種而異彎曲無分枝,中空,內(nèi)有骨質(zhì)角髓。四肢勻稱,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著地,稱懸蹄。尾較長(zhǎng),尾端具叢毛,毛色大部分為黃色,無雜毛摻混。

    2.角較長(zhǎng)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務(wù)發(fā)紋,頸短,腰腹隆凸。四肢較短,蹄較大。皮厚無汗腺,毛粗而短,體前部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較疏。體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黃褐色或白色的。

    歸經(jīng)

    脾;膀胱經(jīng)

    性味

    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

    利水消腫。主水腫尿少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食,適量;或燒灰研末沖,每次1.5-3g。

    各家論述

    《食醫(yī)心鏡》:主水氣大腹浮腫,小便澀少;水牛尾條,洗去毛,細(xì)切作臘,極熟吃之,煮食亦佳。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草莓拼音注音Bái Cǎo Méi別名三匹風(fēng)、野楊莓、草莓(《西藏常用中草藥》),白泡兒、白藨、白蒲草(《云南中草藥選》),只大薩曾(藏名)。出處《云南中草藥選》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采集全草,洗凈,切段......
  • 拼音注音Bái Yào別名白藥草烏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無距賓川烏頭的塊根。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Aconitum duclouxii Levl.var.ecalcaratum Fletcher et Luener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采挖塊根......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白藥子拼音注音Bái Yào Zǐ別名白藥脂、盤花地不容、山烏龜、金線吊烏龜[廣東、湖南]、金線吊葫蘆[江西]、金絲吊鱉來源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頭花千金藤Stephania cepharantha Hayata [S. ......
  • 拼音注音Bái Hé Huā Lù別名白蓮花露(《隨息居飲食譜》)。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花蕾蒸餾所得的芳香水。功能主治清暑,涼營(yíng)。治感受暑邪,煩熱口渴,喘嗽痰血。①《金氏藥帖》:“治喘嗽不已,痰中有血?!阿凇稄V和堂帖》:“止......
  • 拼音注音Bái Jú Huā Gēn別名長(zhǎng)生(《太清經(jīng)》)出處《本草正》來源為菊科植物菊的根。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菊花“條。功能主治①《本草正》:“善利水,搗汁和酒服之,大治癃閉。“②《綱目拾遺》:“治疔腫,喉疔,喉癬?!坝梅ㄓ昧?jī)?nèi)服:煎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