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濟世神驗良方》 疝氣門

    作者: 佚名

    古來疝氣厥陰肝,腎部從來無所干,食積濕痰亦寒郁,前人分作七般看。止痛飲子最端的,核。

    五靈又是一方名,澤瀉豬苓共茯苓,白術桂檳川楝子,木通橘核小茴香。一方白術參芍,茱萸干姜玄胡索,歸身澤瀉巴戟天,甘草茴香用八角。

    香蘇散(見傷寒)香蘇散,加小茴香、木香、三棱、蓬術、木通,治偏墜,初寒熱疼痛甚佳。

    單方治疝氣吳茱萸(去梗湯泡)枳殼(麩炒)各八分。酒煎服,取汗為度。

    又方葫蘆巴,銅鍋內炒,研末??招暮镁茻岱X,數(shù)日而愈。

    又熏洗方苦參、紫蘇葉、石菖蒲各四兩。煎滾,入瓶熏之,口中飲酒,疝中如針刺。

    待溫洗之。

    治偏墜方鵝卵石一個,火燒紅,入酒碗內,轉七轉,空心飲下。

    治昆侖氣入小腹痛鮮沙參,搗汁和酒,盡量飲之。

    余論經有七疝∶寒、水、筋、血、氣、狐、潰也,諸方甚多,效者少見,若用黑丑、檳榔等藥,克伐破氣,非徒無益,而又害之矣。此疾于人無大害,苦痛時服藥數(shù)劑,痛止宜聽之。

    治偏墜小腸氣神效方大黃五錢(火上炙干)香白芷二錢五分麝香半分穿山甲一錢五分(加黃土炒過)白僵蠶二錢乳香沒藥各二錢五分。

    共為細末,當歸煎水熬膏為丸,分作二分,每早空心一服,好酒送下。

    又方用雙蒂茄子,懸于房門上,出入用眼之,茄淹亦淹,茄干亦干矣。又云∶小兒偏墜,雙茄懸門上,每日抱兒視二三次,鐵釘于上,十余日消。

    治偏腎疝氣煮酒方棠棣根(即山楂樹根,去粗皮,洗凈)四兩小茴香一兩(用北方者鹽水和勻,炒)川歸五錢木香三錢川楝子(去核炒用)一兩破故紙五錢(炒)青皮三錢(麩炒)上為粗末,以絹袋盛之,懸于壇內,用無灰酒五壺,以箬如法封固,煮一二時,再埋土中三日,空心隨量服。

    治下元虛損偏墜,玉莖疼痛好茅山蒼術六斤。一斤老米泔水浸三日夜;一斤酒浸三日夜,切片曬干;一斤用斗子青鹽半斤炒黃色,鹽不用;一斤小茴香四兩炒黃色,去茴香不用;一斤大茴香四兩炒黃黑色,茴香不用;一斤桑椹子二斤取汁,制曬干。以上共為末,每服三錢,酒下。

    治腎囊偏墜牡蠣()、良姜各一兩。為細末,津唾調敷。大便須臾,如火熱者,痛即安。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