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酒

    作者: 徐春甫

    造酒總法要相時(shí)寒暖,寒甚則熱拌飯,熱甚則冷拌飯,此大法也。

    蜜酒方真蜜二斤半,以水一斗慢火熬百沸,湯面上起沫,以雞翎掠去,再熬再掠,以無為度。桂心、胡椒、良姜、紅豆、砂仁等分為細(xì)末。先于器內(nèi)下藥八錢,次下干曲末四兩,后下蜜水,用油紙封,箬扎四五重,密封固。冬二七日,春秋十日,夏七日熟。

    地黃酒方肥地黃,竹刀切碎一大升,搗爛;白糯米五升,熟炒;面一大升。須六月六日造三味于盆中,熟揉令勻,納不津器中,泥封。春夏三七日,秋冬五七日,滿開,有一盞綠水,是其精英,宜先飲之。余以生布絞取汁貯之。若稀餳,極甘美,常服之大補(bǔ)益。

    百花香酒凡有香之花,如木樨、梅、桂、荼FS 、蓮、菊之類,皆可摘下曬干。每清酒一斗,用花頭二兩,生絹袋盛,懸于酒面,約離一指許。密封瓶口,經(jīng)宿去花,其酒清香甚美。

    又蜜酒方蜜一斤,煉過;糯米一升,蒸飯。以水五升,白面四兩同入凈器中密封之,五七日可取,極醇美。又方∶以蜜和水,拌飯?jiān)炀茦O甘美。

    雞鳴酒方先將糯米三升淘洗凈,用水六升同下鍋,煮成稠粥。夏攤冷,春秋溫,冬微熱。用細(xì)面半斤,酵曲二兩,麥芽一撮搗細(xì),用餳稀三兩,同下在粥內(nèi)拌。冬五日,春秋三日,夏二日成酒。或加桂心、胡椒、良姜、細(xì)辛、甘草、川芎、丁香,同酵曲一處和粥亦可。

    煮酒法將窨下清酒裝滿瓶,以箬扎口封緊,鍋內(nèi)湯止浸瓶三分之一。其瓶須以物閣起,勿著鍋底,四邊頂口以物襯壓定,勿令透氣。瓶口上先放隔夜浸過糯米一撮,然后燃火,但米熟為度?;蛑唤移渌w之物,一起即瓶就干,是其候也。退火起瓶,乘熱用黃蠟一小塊放瓶內(nèi),泥封口。酒冷蠟自凝面上,味重而清。

    新安官料面 方(要三伏中造制)

    砂仁 紅豆 草果 益智 丁香(各半兩) 良姜 官桂 白芷 細(xì)辛 獨(dú)活(各二兩)

    黃柏 紅陳皮 甘草 石膏 滑石 蒼木(各四兩)

    上件俱要道地,暴干為末。用新 米粉一斗五升,和藥末拌勻,以大馬蓼汁調(diào)和為丸,如鵝卵大。即以絕干稻草層層鋪蓋三日夜,大熱略退草,半日又蓋覆, 干收起,以篾籃盛貯。造酒時(shí)每米一斗,用曲二兩,為末拌飯。

    滿殿香酒曲方

    白面(一百斤) 糯米粉(五十斤) 甜瓜(一百枚,香熟者去皮穣,搗取汁) 蓮花(搗取汁) 白術(shù)(十兩) 白檀香 縮砂仁 藿香 甘草(各五兩) 木香(半兩) 零陵香 丁香白芷(各三兩)

    上藥九味為細(xì)末,同面粉、瓜汁和勻,踏作片,如細(xì)曲樣。以紙裹,掛風(fēng)處五十日,每米一斗,以曲一斤。夏閉甕,冬月待微發(fā)時(shí)作糯米稀粥一碗,溫投之。

    止酸酒法酒一壇,用生雞子一個(gè),石膏一兩粗搗,砂仁、杏仁各十枚,浸二日便佳。又法∶用錫炙熱,投酒中,酸味去,錫取起。

    七醋方黃陳倉米五斗為率,不淘凈,浸七日,每日換水一次。至十日做為熟飯,乘熱入甕,按平,封閉,勿令泄氣。第三日翻動,至第七日開,再翻轉(zhuǎn),傾入井花水三擔(dān),又封七日,再攪再封,至三七日成好醋,此法簡妙。

    三黃醋方三伏中用陳倉米一斗淘凈,蒸硬飯,攤勻候冷。飯面上以楮葉蓋,蒼耳、青蒿皆可,至黃衣上。去蓋翻轉(zhuǎn),至次日曬干,簸去黃衣。再用陳米一斗,如前煮菜,曬收。至秋社日又以陳米一斗煮菜,與上件飯黃干一處,拌勻下水面上約四指高,器上以紗帛蓋,至四十九日方熟。

    甚勿動著,待其自熟。

    麥黃醋法小麥不拘多少,淘凈。以清水浸三日,漉出,干蒸熟,于暖處攤開,放蘆席上,楮葉蓋三五日,黃衣上去葉。曬干疑凈,入缸,用水拌勻平之,面可一拳高,水閉七七日則熟。

    大麥醋法大麥米二斗,內(nèi)將一斗炒令黃色,水浸一日夜炊飯。以白面六斤拌和,于凈室中鋪席攤勻,楮葉蓋七日,黃衣上,曬干。將余麥一斗炒黃,浸一宿炊飯,攤溫,同麥黃拌勻,捺入缸內(nèi),以水六斗攪,密蓋二十一日可熟。

    糟醋法臘糟一石,用水泡。粗糠三斗,麥 二斗,和勻,溫暖處放,罨蓋,勤拌捺,待其氣香,嘗有醋味,根據(jù)常法淋之。按四時(shí)添減,春秋糠四斗半, 二斗半,夏以本數(shù)。冬用糠五斗,三斗,看天氣冷暖,加減用之。

    棗醋法紅棗煮爛,連湯放冷。入造酒曲酵少許,或用陳紅米炊煮菜投之。拌勻入甕,甕面留一小竅,曬日中,候香熟用之。

    干醋法用烏梅肉一升,以釅醋五升浸,曬干,食醋盡為度,研末收貯。欲用醋時(shí),取少許投水中,即如醋。

    千里醋法以蒸餅曬干,投醋中浸透。再曬再浸,大約多浸醋,曬燥收。每以少許,水研用。

    醋肉治疽米醋壇中結(jié)成肉蓋,取出以鹽腌之,復(fù)化為醋,可用調(diào)末藥,敷癰疽、發(fā)背等毒。

    黃熟醬方以黃豆炒熟,去皮磨細(xì),每末一斗,入面三斤,湯和勻作果。切片如掌大,蒸熟,攤席上,用荊葉或蒼耳、青蒿 三四日發(fā)熱,上黃衣了翻轉(zhuǎn),烈日曬干,久曬愈好。每干黃末一斤,用鹽四兩,紫蘇湯打下,高于黃一拳曬之。

    小麥甜醬小麥不拘多少,水洗,浸一日夜撈起,蒸熟飯放大盆內(nèi)。以荊葉密蓋五七日,上黃衣,退半日涼,再蓋 七日,干,取出曬之。待極干香,磨細(xì)。每黃一斤,用凈鹽四兩,用紫蘇湯和勻如稀粥。曬缸中,日攪五七次。曬兩月,醬濃黑色方收入壇內(nèi),任藏年久愈佳。一方用白晚米,亦如蒸曬法作醬妙。

    造醬油法三月間造起為妙。用大黃豆二斗煮爛去湯,將豆置大盤內(nèi),以白面拌和得過為度。

    以干草鋪板上,草上鋪席,將拌過豆鋪席上二寸濃,豆上蓋荊葉、蒿草之類, 之二三七,起黃衣白毛取出曬干。每斤入好凈鹽四兩,水量入缸內(nèi)曬,早午攪二次,曬至五六月將油取出,別以缸盛。曬豆醬已干,別用竹套套下,盡取其油。將豆磨為醬,再加紫蘇涼湯,曬成醬用。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