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馮氏錦囊秘錄》 石膏

    作者: 馮楚瞻

    稟金水之正,得天地至清,至寒之氣,故其味辛甘,氣大寒,而無毒。入足陽明,手太陰、少陽經(jīng)氣分。辛能解肌,甘能緩中,大寒而兼辛甘,故用以外解邪熱于肌表,內(nèi)清邪熱結(jié)氣于三焦,且為緩脾益氣生津止渴之用也。宜入火 紅,置地上出火毒用。

    石膏,治食積痰火,胃脘痛甚,并胃熱為病,一切神效。入肺胃三焦,兼之其味辛甘,辛能出汗,解肌上行,而理陽明頭齒作痛,甘則緩脾益氣,生津以止渴消,白虎湯用專清肺胃。但胃弱食不下者,并血虛身發(fā)熱者,忌服。

    主治(痘疹合參) 治痘熱極,胃爛發(fā)斑,能清胃發(fā)痘,止渴生津,然疹家最宜,痘家少用。胃虛寒者,尤宜禁之。

    按∶石膏,氣味俱薄,體重而沉,上陰下降,有肅殺而無生長。如不得已而用,須中病即止,勿過投以伐資生之本,故潔古云∶極能寒胃,令人腸滑,不能食,非有極熱不宜輕用。又曰∶血虛發(fā)熱,有類白虎湯癥,誤用之不可救也。東垣云,立夏前多服白虎,必小便不禁,此陽明津液不能上輸,肺之清氣亦復下降。觀此可以知其性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