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脈細而數(shù),盛大而實者生。虛小而澀者死;關(guān)格頭汗者死。
淋瀝赤澀,皆內(nèi)熱也,宜解熱利小便。
閉則氣不利。有氣虛則氣不行,血虛則氣不升。有痰多則氣不運。
治法,氣虛補氣,血虛補血,痰多導痰,先服本藥,后皆用吐之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下,加以五苓散。
清肺飲子治熱在上焦氣分,小便不利,熱而渴者是也。
澤瀉(五錢) 豬苓(三錢) 茯苓(二錢) 通草 木通(二錢) 燈心(一錢) 車前子(一錢) 蓄 瞿麥 琥珀(三錢)
滋腎丸治熱在下焦血分,小便不利不渴者是也。
黃柏(酒炒) 知母(酒炒一錢) 桂(少許) 血澀致氣不通,或死血作淋,加滑石、茯苓、澤瀉。
牛膝膏治死血作淋。
李先生治法熱在上焦,梔子、黃芩主之;中焦加連、芍;下焦加黃柏;淋熱利之,山梔子之類;氣虛參術(shù)加木通。
小便不通利氣虛參術(shù)加升麻,后吐;血虛以四物,后吐;痰氣,二陳加木通、香附,后吐。
三因淋用∶
五苓散 葵子 活石 瞿麥 冷加附子;熱加黃芩;血加梔子、石膏、石葦;氣少腹?jié)M閉,加木香、沉香。
發(fā)灰散治走馬房勞飲食,忍小便以致轉(zhuǎn)胞不通,臍下急滿。醋下二合。
甘遂和蒜搗餅,安臍孔,合實,著艾灸三十壯,治小便不通或加葵子。
《醫(yī)學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國彭(鐘齡)著。五卷??偨Y(jié)了辨證施治的八綱、八法、因證立方,條分縷析,多為臨床心得之語。末附《外科十法》。
《醫(yī)學正傳》(公元 1515 年)明.虞摶(天民)著。八卷。分門論證,以朱震亨的學說為主,參以張仲景、孫思邈、李杲之說,并結(jié)合抒發(fā)己見。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脈細而數(shù),盛大而實者生。虛小而澀者死;關(guān)格頭汗者死。
淋瀝赤澀,皆內(nèi)熱也,宜解熱利小便。
閉則氣不利。有氣虛則氣不行,血虛則氣不升。有痰多則氣不運。
治法,氣虛補氣,血虛補血,痰多導痰,先服本藥,后皆用吐之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下,加以五苓散。
清肺飲子治熱在上焦氣分,小便不利,熱而渴者是也。
澤瀉(五錢) 豬苓(三錢) 茯苓(二錢) 通草 木通(二錢) 燈心(一錢) 車前子(一錢) 蓄 瞿麥 琥珀(三錢)
滋腎丸治熱在下焦血分,小便不利不渴者是也。
黃柏(酒炒) 知母(酒炒一錢) 桂(少許) 血澀致氣不通,或死血作淋,加滑石、茯苓、澤瀉。
牛膝膏治死血作淋。
李先生治法熱在上焦,梔子、黃芩主之;中焦加連、芍;下焦加黃柏;淋熱利之,山梔子之類;氣虛參術(shù)加木通。
小便不通利氣虛參術(shù)加升麻,后吐;血虛以四物,后吐;痰氣,二陳加木通、香附,后吐。
三因淋用∶
五苓散 葵子 活石 瞿麥 冷加附子;熱加黃芩;血加梔子、石膏、石葦;氣少腹?jié)M閉,加木香、沉香。
發(fā)灰散治走馬房勞飲食,忍小便以致轉(zhuǎn)胞不通,臍下急滿。醋下二合。
甘遂和蒜搗餅,安臍孔,合實,著艾灸三十壯,治小便不通或加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