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泄瀉脈沉而細疾或微,欲食不下,目睛不了了。又腹?jié)M泄、 溏,此陰寒也。脈數(shù)疾,聲亮,暴注下迫,渴煩,小便赤澀,水谷消化,此陽熱也。虛則無力,不禁固也,溫之。實則圊不便,虛坐努積,下之。
積泄,脾部脈沉弦,宜逐積。
痰積,在太陰分,宜蘿卜子吐之。
水恣泄,乃大引飲,熱在其上,水多入下,胃經無熱不勝,宜五苓。
風泄,久風為飧泄,水谷不化而完出也,肝病傳脾,宜瀉肝補脾。
脾泄腹脹滿,腸鳴,食不化,嘔吐,宜理中湯(一云腸鳴食不化脾虛)。
氣瀉,躁怒不常,傷動其氣,肺氣乘脾脈弦而逆,宜調氣。
驚泄者,心受驚則氣亂,心氣不通水入。
理中丸治冷瀉、脾瀉、虛泄。
白術(土炒) 干姜(炮焦) 甘草(炙) 人參 為末粥丸。
胃風丸治氣虛。
四君子 升麻 芍藥
胃補丸治氣虛下溜。
四君子 芍藥(炒) 升麻
平胃五苓散治濕泄、水恣泄、熱泄。(此方治一切陽證。)
平胃散 五苓散 白術 芍藥 甘草 熱加芩 木通
流積丸治瘀積下流。甚則吐之。
青黛 黃芩 神曲 海石
椒術丸治濕。
川椒 蒼術 肉豆蔻
脾泄丸
白術(二兩炒) 神曲(一兩半炒) 山楂 半夏(兩半) 芍藥(酒炒一兩) 黃芩(一兩半炒)蒼術(五錢) 虛加參、術、甘草,里急后重加檳榔、木香,荷葉煨飯丸。
止泄丸
肉豆寇(五錢) 活石(春一錢,夏二錢,秋一錢半) 寒加炒曲、茱萸,熱加連、茯苓,滑加訶子皮。
溫六丸 青龍丸 俱可治
不治證
脈大而滑帶緊或浮皆死。
脈急而食不下者死。
四肢冷困,不能轉側,下泄亡陽、喘者死。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泄瀉脈沉而細疾或微,欲食不下,目睛不了了。又腹?jié)M泄、 溏,此陰寒也。脈數(shù)疾,聲亮,暴注下迫,渴煩,小便赤澀,水谷消化,此陽熱也。虛則無力,不禁固也,溫之。實則圊不便,虛坐努積,下之。
積泄,脾部脈沉弦,宜逐積。
痰積,在太陰分,宜蘿卜子吐之。
水恣泄,乃大引飲,熱在其上,水多入下,胃經無熱不勝,宜五苓。
風泄,久風為飧泄,水谷不化而完出也,肝病傳脾,宜瀉肝補脾。
脾泄腹脹滿,腸鳴,食不化,嘔吐,宜理中湯(一云腸鳴食不化脾虛)。
氣瀉,躁怒不常,傷動其氣,肺氣乘脾脈弦而逆,宜調氣。
驚泄者,心受驚則氣亂,心氣不通水入。
理中丸治冷瀉、脾瀉、虛泄。
白術(土炒) 干姜(炮焦) 甘草(炙) 人參 為末粥丸。
胃風丸治氣虛。
四君子 升麻 芍藥
胃補丸治氣虛下溜。
四君子 芍藥(炒) 升麻
平胃五苓散治濕泄、水恣泄、熱泄。(此方治一切陽證。)
平胃散 五苓散 白術 芍藥 甘草 熱加芩 木通
流積丸治瘀積下流。甚則吐之。
青黛 黃芩 神曲 海石
椒術丸治濕。
川椒 蒼術 肉豆蔻
脾泄丸
白術(二兩炒) 神曲(一兩半炒) 山楂 半夏(兩半) 芍藥(酒炒一兩) 黃芩(一兩半炒)蒼術(五錢) 虛加參、術、甘草,里急后重加檳榔、木香,荷葉煨飯丸。
止泄丸
肉豆寇(五錢) 活石(春一錢,夏二錢,秋一錢半) 寒加炒曲、茱萸,熱加連、茯苓,滑加訶子皮。
溫六丸 青龍丸 俱可治
不治證
脈大而滑帶緊或浮皆死。
脈急而食不下者死。
四肢冷困,不能轉側,下泄亡陽、喘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