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柴胡、黃芩、知母、青蒿、檳榔、厚樸、水牛角濃縮粉、牡丹皮、荊芥穗、大黃
為棕色的澄清液體;味甜、微苦。
上十味,取牡丹皮、荊芥穗、厚樸,加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小時(shí),合并提取液,濾過(guò)。取水牛角濃縮粉,裝袋,與其余柴胡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shí),合并煎液,濃縮至適量,與上述濾液合并,混勻,靜置,濾過(guò),回收乙醇,濃縮至適量,加入單糖漿和苯甲酸鈉適量,制成規(guī)定量,攪勻,灌裝,即得。
清熱解毒,消食通便。用于小兒瘟疫時(shí)毒,高熱不退,內(nèi)兼食滯,大便不暢;小兒呼吸道、消化道急性感染。
口服,一歲以內(nèi)一次5ml,一歲至三歲一次10ml,四歲至六歲一次15ml,七歲至十歲一次20ml,十歲以上一次25ml,一日2~3次。
脾虛腹瀉者忌服。
密封,置陰涼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mén)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柴胡、黃芩、知母、青蒿、檳榔、厚樸、水牛角濃縮粉、牡丹皮、荊芥穗、大黃
性狀為棕色的澄清液體;味甜、微苦。
炮制上十味,取牡丹皮、荊芥穗、厚樸,加6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小時(shí),合并提取液,濾過(guò)。取水牛角濃縮粉,裝袋,與其余柴胡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shí),合并煎液,濃縮至適量,與上述濾液合并,混勻,靜置,濾過(guò),回收乙醇,濃縮至適量,加入單糖漿和苯甲酸鈉適量,制成規(guī)定量,攪勻,灌裝,即得。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食通便。用于小兒瘟疫時(shí)毒,高熱不退,內(nèi)兼食滯,大便不暢;小兒呼吸道、消化道急性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一歲以內(nèi)一次5ml,一歲至三歲一次10ml,四歲至六歲一次15ml,七歲至十歲一次20ml,十歲以上一次25ml,一日2~3次。
注意脾虛腹瀉者忌服。
貯藏密封,置陰涼處。
摘錄《中國(guó)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