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幼新書》 軟癤第六

    作者: 劉昉

    《圣惠》治小兒軟癤乳香膏方

    乳香 黃蠟(各半兩) 膩粉 密陀僧(細研) 松脂(各一分) 油(一兩)

    上件藥先取油煎蠟,松脂、乳香烊后下粉密陀僧,調(diào)和成膏。看癤大小,攤膏于故帛上貼之。

    《圣惠》治小兒軟癤赤腫疼痛不可忍方。

    天靈蓋(一枚,涂酥炙黃) 麻鞋底(一雙,多年故者燒灰)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使以油調(diào)涂之。

    《圣惠》治小兒軟癤雖出膿水熱毒不止方。

    赤小豆(四十九粒) 乳香(半分) 膩粉(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先去膿水后,摻散藥于瘡上,立效。

    《圣惠》又方

    上以油麻子炒熱爛嚼敷之。譚氏方云∶焦炒乘熱嚼敷之。

    《圣惠》治小兒軟癤有膿不空,宜用此方。

    巴豆(一粒) 豆豉(五十粒) 蔥白(一寸)

    上件藥同研令爛。涂在癤上,別以醋面糊封之。

    《圣惠》治小兒軟癤立效方。

    鍛石 干姜(生用。各半兩)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生油和捏作碗子罨在癤上立瘥。

    《圣惠》又方

    百草霜 鹽花 寒食面(各半兩) 黃柏(銼) 乳香(各一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以醋和涂于故帛上貼之。

    《圣惠》又方

    豆豉 鹽(各半兩) 蔥白(七莖,細切)

    上件藥都搗作餅子。可瘡貼之,如瘡大,即以大艾炷灸之效。

    《圣惠》又方

    生椒(七) 面 伏龍肝(各等分)

    上件藥細研為散。以醋和封之,干即易之效。

    《圣惠》又方

    狗頭骨(炙令黃) 蕓薹子(等分)

    上件藥搗,細羅為散。以醋調(diào)涂之。

    茅先生治小兒軟癤不生發(fā)及不穿破方。

    上地骨皮不以多少燒灰,入輕粉,用生麻油調(diào)涂之。

    《莊氏家傳》小兒軟癤方。

    上用海螵蛸生碾為末,雞子白調(diào)敷。(海螵蛸,烏賊魚骨也。)

    《莊氏家傳》又方

    上用白角屑燒灰油調(diào)敷之。

    安師傳小兒軟癤經(jīng)年不破方。

    南行豬糞(一塊) 鹽罨褊黃魚頭(一個,浙江鲞魚中自有呼黃魚者,邊海處亦多有之)

    上二物于荒僻處,先生炭火少許,燒二物成炭,取研細末,凡此末二錢入輕粉一錢,生油調(diào)涂癤上,少頃膿汁自出,項上先以故帛纏定等待,再以藥涂癤,使汁盡平復(fù),癤須再出,只用此藥涂,方痊可。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吳鞠通
  •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鄒存檢
  • 作者:
    馬培之
  •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
  • 作者:
  • 作者:
    朱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