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幼新書》 鬼持第六

    作者: 劉昉

    (鬼氣附)

    《巢氏病源》小兒為鬼所持候∶小兒神氣軟弱,精爽微羸,而神魂被鬼所持錄,其狀不覺有余疾,直爾萎黃,多大啼喚,口氣常臭是也。

    《嬰童寶鑒》小兒鬼持歌∶

    小兒氣弱命中衰,魂魄多應(yīng)被鬼持。其候萎黃多哭地,不須用藥可求師。

    《嬰童寶鑒》又小兒鬼氣歌∶

    鬼氣皮膚里,相傳臟腑開。腫虛如水病, 似驚癇。熱發(fā)渾身澀,心攣痛所攢。小兒還有此,服藥急醫(yī)看。

    《圖經(jīng)》治鬼持方。

    上用虎睛、爪,并指、骨、毛以系小兒臂上,辟惡鬼。

    《外臺》∶《深師》五邪丸療邪狂鬼魅妄言,狂走恍惚不識人,此為鬼忤,當?shù)脷⒐硗璺健?/p>

    丹砂 雄黃(各別研) 龍骨 馬目毒公 鬼箭(各五兩) 鬼臼(二兩) 赤小豆(三兩) 芫青(一枚) 桃仁(百枚,去皮尖,熬,別研)

    上九味搗、下篩,細絹篩,和諸藥拌,令和調(diào)后內(nèi)蠟和之,大如彈丸,絳囊盛之。系臂,男左女右,小兒系頭。合藥勿令婦人、雞犬見之,所服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三丸,日三。忌五辛、生血物。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