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繡球防風根

    《中藥大辭典》:繡球防風根拼音注音Xiù Qiú Fánɡ Fēnɡ Gēn出處

    《云南中草藥》

    來源

    為唇形科植物繡球防風。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繡球防風"條。

    功能主治

    祛風解毒,舒肝理氣。治肝氣郁結(jié),風濕麻木疼痛,痢疾,小兒疳積,皮疹,脫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繡球防風根拼音注音Xiù Qiú Fánɡ Fēnɡ Gēn英文名Root of Ciliate Leucas出處

    始載于《云南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繡球防風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ucas ciliata Benth

    采收和儲藏:秋季挖根,除去地上部分,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直立或上部多扭曲,纖弱,全株密被污黃色倒向長毛。葉對生,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9cm,寬1-3cm,具疏鋸齒,厚紙質(zhì),側(cè)3-5對,葉柄短。輪傘花序腋生,球形,多花密集;花萼管狀,先端膨大略折曲,呈10齒裂,裂片線形;花冠白色或紫色,與萼筒等長或略伸出于萼簡,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盔狀,長圓形,下唇較上唇長1.5倍,呈3裂狀,中裂片倒梯形,先端2圓裂;雄蕊4,前對較長,花絲絲狀,花藥卵圓形,2室叉開;子房4裂,花柱柱狀,柱頭2裂。小堅果4枚,卵圓形,褐色而亮?;ㄆ?-10月,果期10-11月。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疏肝解毒。主風濕痹痛;痢疾;小兒疳積;皮疹;脫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

    《云南中草藥》:祛風解毒,舒肝理氣。治肝氣郁結(jié),風濕麻木疼痛,痢疾,小兒疳積,皮疹,脫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ǎi Chǐ Wèi Máo別名扶芳木、竹葉青、山杜仲。英文名Hundred-dente Spindle-tree出處始載于《四川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百齒衛(wèi)矛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ounymus centi......
  • 《中藥大辭典》:碧桃干拼音注音Bì Táo Gān別名桃梟(《本經(jīng)》),鬼髑髏(《雷公炮炙論》),桃奴、梟景(《別錄》),干桃(《圣惠方》),氣桃(《草木便方》),陰桃子(《分類草藥性》),桃干(《現(xiàn)代實用中藥》),癟桃干(《中藥志》)。出......
  • 《中藥大辭典》:秘魯香膠拼音注音Bì Lǔ Xiānɡ Jiāo別名拔爾撒摩(《綱目拾遺》),百露拔爾撒摩(《植物學大辭典》)。出處《藥用植物學》來源為豆科植物秘魯香膠樹的樹脂。通常在冬季采集。采集時用棒擊傷樹身,使內(nèi)部組織損傷而產(chǎn)生香樹脂......
  • 《中藥大辭典》:稗根苗拼音注音Bài Gēn Miáo出處《綱目》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葉。生境分布生長于沼澤處,為水稻田中雜草之一。分布遍及全國溫暖地區(qū)。原形態(tài)稗(《左傳》)。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稈直立或廣展。葉片扁平,線......
  • 拼音注音Bài Mǐ別名稗子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稗的種子。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采收和儲藏: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舂去殼,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沼澤地、溝邊及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