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友漁齋醫(yī)話》 痿

    作者: 黃凱鈞

    (附肺痿)

    痿癥多由濕熱,或寒邪流注于腿膝間,或腫或不腫,或酸楚軟弱,行步維艱。亦有好色精虧,肝血不能相濟,筋失所濡,以成是癥者。當戒色欲,再用滋補肝腎,兼疏通之藥治之。若因受寒,宜溫通筋絡,濕熱須清利中加威靈仙、牛膝、木瓜等味。半由藥治,半須病患留心調養(yǎng),切忌火酒,庶能速痊。其肺痿一癥,名同而路別。肺痿乃心火刑金,久嗽而成者,蓋肺為燥金,有復感燥氣而成者,治心火刑金,當先和心陽,加黃連亦可,繼用養(yǎng)肺之品,如人參、麥冬、五味、燕窩、北沙參之類。若因感燥而成痿者,宜玉女煎、清燥救肺湯之類。

    肺痿之重者,眉毛脫落,皮膚干枯,肺主皮毛也,治至數(shù)月,藥須百劑,方能痊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