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菟絲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菟絲子散處方

    菟絲子60克(酒浸三,日,曬干,別搗為末)牡蠣30克(燒為粉)肉蓯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干用)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五味子30克 雞膍胵中黃皮60克(微炙)

    制法

    上藥搗細(xì)羅為散。

    功能主治

    溫補(bǔ)固澀。治腎陽不足,下焦虛冷,小便多或不禁。

    用法用量

    每于空腹時(shí)用粥飲調(diào)下6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圣惠》卷二十九:菟絲子散處方

    菟絲子2兩(酒浸3宿,曬干,別搗為末),白龍骨1兩,韭子1兩(微炒),肉蓯蓉2兩(酒浸1宿,銼,去皺皮,炙干),熟干地黃1兩,蛇床子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虛勞久冷,小便余瀝。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九《圣惠》卷二十九:菟絲子散處方

    菟絲子2兩(酒浸1宿,曬干,別搗,為末),韭子2兩(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當(dāng)歸1兩,芎1兩,桂心1兩,車前子2兩,白礬2兩(燒,為末)。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虛勞,小便白濁,及夢(mèng)遺尿精。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九《圣惠》卷七:菟絲子散處方

    菟絲子3分(湯浸3宿,焙干,別搗,為末),鹿茸1兩(去毛,涂酥,炙令微黃),肉蓯蓉1兩(酒浸1宿,去皺皮,炙令干),桑螵蛸1兩(微炒),牡蠣1兩(燒為粉),五味子1兩,雞膍胵2兩(微炙)。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膀胱及腎臟虛冷憊傷,小便滑數(shù),白濁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七《圣惠》卷二十七:菟絲子散處方

    菟絲子3兩(搗),甘草2兩(炙微赤,銼),棗肉3兩,桂心3兩(銼),杜仲5兩(去皺皮,銼),麥門冬2兩(去心),生干地黃5兩,肉蓯蓉3兩(銼,去皺皮,切)。

    制法

    以酒5升,漬三宿,出曬干,復(fù)浸,更曬干,以酒盡為度,搗細(xì)羅為散。

    功能主治

    虛勞不足,陰陽失度,傷筋損脈,噓吸短氣,漏泄不止,小便赤黃,陰下濕痹,腰脊如折,顏色不悅。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圣惠》卷五十三:菟絲子散處方

    菟絲子1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蒲黃1兩半(微炒),磁石半兩(燒醋淬7遍,細(xì)研,水飛過),黃連1兩(去須),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五味子1兩,雞膍胵中黃皮1兩半(微炙)。

    制法

    上為細(xì)散,入研了藥令勻。

    功能主治

    消腎,小便多,白濁,或不禁。肺消,飲少溲多。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清粥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五十三《圣惠》卷五十八:菟絲子散處方

    菟絲子2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牡蠣1兩(燒為粉),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皮,炙干),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五味子1兩,雞膍胵中黃皮2兩(微炙)。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小便多,或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粥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五十八《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五:菟絲子散處方

    菟絲子(酒浸2宿,焙干,微炒,別搗為細(xì)粉)1兩,蒲黃1兩半(微炒,細(xì)研),黃連(去須)1兩半,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五味子1兩半(炒),雞膍胵黃皮(炙黃色,干)1兩半。

    制法

    上藥,先同搗四味為細(xì)散,再入菟絲子粉與蒲黃同研勻細(xì)。

    功能主治

    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前酒調(diào)服,日3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五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人參2錢,陳皮2錢,黃耆1錢5分,當(dāng)歸1錢5分,白術(shù)1錢5分,白芷1錢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節(jié)。功能主治癰瘍半陰半陽,似潰非潰,似腫非腫,此皆元?dú)馓撊?,失于補(bǔ)托所致。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錄《瘍科選粹》卷......
  • 處方蛤蚧2對(duì)(涂酥炙),人參6分,蕓桔梗6分,知母6分,紫蘇6分,豬牙皂角(酥炙)6分,甜葶藶(炒)6分,鱉甲8分(酥炙),檳榔6分,白前6分,柴胡8分,漢防己6分,杏仁(炒,去皮尖)6分,羚羊角(炒)6分,郁李仁(炒,去皮)6分,紫菀6分......
  • 處方白芍30克 柴胡6克 當(dāng)歸9克 川芎15克 甘草3克 蔓荊子3克 半夏3克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活血祛風(fēng)。主治郁氣不宣,風(fēng)邪外襲,半邊頭痛,多在左邊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辨證錄》卷二......
  • 處方半夏 白豆蔻 蒼術(shù) 干姜 藿香 陳皮 歸尾 川芎 人參 白術(shù) 甘草 豬苓 砂仁 蓮子功能主治溫中祛寒,健脾和胃。主治產(chǎn)后臟腑虛損,觸冒風(fēng)冷,陰陽不和,飲食失調(diào),或冷或熱,致成上吐下瀉,肚腹疼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陳素庵婦科補(bǔ)解》卷......
  • 處方生半夏 生川貝各9克制法上藥研細(xì),姜汁調(diào)和,搗勻?yàn)橥?。功能主治截瘧。主治瘧疾。用法用量每?.09~0.15克,生熟湯送下。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