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棘刺丸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棘刺丸處方

    棘刺 干姜 菟絲子各60克 天門冬 烏頭 小草 防葵 薯蕷 石龍芮 枸杞子 巴戟天 萆薢 細(xì)辛 萎蕤 石斛 厚樸 牛膝 桂心各30克

    制法

    上十八味,共研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虛勞諸氣不足,夜夢遺精。

    用法用量

    每次5丸,用酒送服,一日三次。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外臺》卷十六引《深師方》:棘刺丸處方

    棘刺2兩,天門冬(去心)2兩,干姜2兩,菟絲子2兩,烏頭(炮)2兩,小草2兩,防葵2兩,薯蕷2兩,石龍芮2兩,枸杞子2兩,巴戟天2兩,萆薢2兩,細(xì)辛2兩,萎蕤2兩,石斛2兩,厚樸(炙)2兩,牛膝2兩,桂心2兩。

    制法

    上為末,以蜜、雞子白各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諸氣不足,數(shù)夢或精自泄。

    用法用量

    食前服5丸,每日3次。

    若患風(fēng)痿痹,氣體不便,熱,煩滿少氣,消渴枯淬,加萎蕤、天門冬、菟絲子;身黃汗,小便赤黃不利,加石龍芮、枸杞子;關(guān)節(jié)腰背痛,加萆薢、牛膝;寒中氣脹時泄,數(shù)唾嘔吐,加厚樸、干姜、桂心;陰囊下濕,精少,小便余瀝,加石斛(以意增之)、菟絲子(酒漬1宿)。

    注意

    忌食豬肉、冷水、生蔥、菘菜、鯉魚等。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虛勞不足,夢泄失精,多由木郁生風(fēng),襲入髓臟之故。故首取棘刺透肝腎之風(fēng),兼取烏頭、干姜法風(fēng)逐濕,細(xì)辛、桂心通腎達(dá)肝,防葵、石龍芮散結(jié)利竅,巴戟天、萆薢、石斛、小草堅骨強(qiáng)筋,菟絲子、牛膝、枸杞、天門冬、葳蕤、山藥益氣充精,獨用厚樸一味開泄滯氣而致清純。王節(jié)齋言:風(fēng)氣襲于腎肝,惟蒺藜可以搜逐,而此獨不用者,既用棘刺似可無籍蒺藜,且烏頭、細(xì)辛、防葵、石龍芮、巴戟、小草、天門冬、山藥等味未嘗不治風(fēng)氣百疾也。

    摘錄《外臺》卷十六引《深師方》《外臺》卷十六引《古今錄驗》:棘刺丸處方

    棘刺2兩,麥門冬(去心)1兩,萆薢1兩,厚樸(炙)1兩,菟絲子1兩,柏子仁1兩,蓯蓉1兩,桂心1兩,石斛1兩,小草1兩,細(xì)辛1兩,杜仲1兩,牛膝1兩,防葵1兩,干地黃1兩,石龍芮2兩,巴戟天2兩,烏頭半兩(炮,削去皮)。

    制法

    上為末,以蜜雜雞子黃各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男子百病,小便過多,失精。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以飲送下,每日3次。稍增至30丸,以知為度。

    注意

    忌食豬肉、冷水、生蔥,生菜。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男子百病,不獨指腎虛小便多而言,《本經(jīng)》棘刺主治與皂刺不甚相遠(yuǎn),《別錄》治丈夫虛損,陰痿精自出,統(tǒng)領(lǐng)巴戟、蓯蓉、菟絲子、牛膝、門冬、地黃、杜仲、小草、萆薢補(bǔ)腎益精,功司開合,足以充其所用,至于烏頭、防葵、石龍芮、厚樸等味,非有固結(jié)滯氣奚以及此。再詳葳蕤、柏仁、石斛、細(xì)辛、桂心通風(fēng)利竅之治,則烏頭、防葵、石龍芮、厚樸等藥可以默悟其微,總在攻補(bǔ)百病之列也。

    摘錄《外臺》卷十六引《古今錄驗》《雞峰》卷九:棘刺丸處方

    棘刺1兩,萎蕤1兩,石斛1兩,牛膝1兩,厚樸1兩,龍齒1兩,遠(yuǎn)志1兩,干姜3分,烏頭半兩,甘草半兩,防風(fēng)半兩,細(xì)辛半兩,菟絲子2兩,薯蕷3分,石龍芮3分,枸杞子3分,巴戟3分,桂心3分,萆薢1兩半,天門冬1兩半。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腎氣不足,夢泄。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雞峰》卷九
更多中藥材
  • 方出《千金》卷二,名見《產(chǎn)孕集》卷上:艾葉湯處方艾葉3兩,阿膠3兩,芎藭2兩,當(dāng)歸3兩,甘草1兩。功能主治妊娠2-3月至8-9月,胎動不安,腰痛,已有所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納膠令消,分3服,日3次。摘錄方出《......
  • 處方艾葉62g,雄黃6g,防風(fēng)62g,花椒6g。功能主治慢性濕疹、過敏性皮炎、泛發(fā)性神經(jīng)皮炎。用法用量煎水熏洗。摘錄《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簡編》......
  • 《圣惠》卷二十八:艾葉煎丸處方艾葉4兩(微炒),白頭翁1兩。制法上為末,用米醋3升,先熬藥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藥末相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勞,臍腹疼痛,或時泄痢;兼治婦人勞后帶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摘錄《圣惠》卷二十......
  • 處方艾葉15克 生姜25克 雞蛋2個制法將上3味加水適量同煮;待雞蛋熟,剝?nèi)?,?fù)入原湯中煨片刻。功能主治溫經(jīng),止血,安胎,散寒。適用于崩漏及胎動不安、習(xí)慣性流產(chǎn)。用法用量吃蛋飲湯,每日2次。摘錄《民間方》......
  • 處方干艾葉15克(鮮者30克)南粳米50克紅糖適量制法艾葉煎取濃汁去渣,與粳米、紅糖加水煮為稠粥。功能主治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適用于婦女虛寒性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腹冷痛等。用法用量月經(jīng)過后3天服,月經(jīng)來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溫?zé)岱⒁夥碴幪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