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白滯利方第二十六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腸虛而冷氣客之,搏于腸間,津液凝滯成滯白,故為白滯利也。

    《千金方》治白滯利方∶倉米三升,水六升,煮取三升,米爛絞取稠汁,服二升。

    《范汪方》治赤白滯下晝夜數(shù)十行方∶烏梅〔(割取皮)三兩,火熬令干〕黃連(三兩)凡二物,冶合下篩,和蜜丸如梧子,晨服十丸,不知稍增,可至二三十丸,晝夜可六七服,《短劇方》治冷微赤白滯下不斷,變成赤黑血汁如爛魚腸,腹痛枯瘦不能飲食方∶黃連(四兩)吳茱萸(三兩)當歸(三兩)石榴殼(二兩)凡四物,以水三升漬黃連一夕,《僧深方》治赤白滯下久不斷,谷道疼痛不可忍方∶宜服溫藥,熬鹽熨之。

    又方∶炙枳實熨之。

    《葛氏方》治赤白雜滯下方∶赤石脂(一升)烏梅(三十枚)干姜(三兩)合粳米一升,水七升,煮取米熟,去滓,一服七合。

    又方∶鼠尾草濃煮,煎如薄飴,服五合至一升,日三。赤下用赤花者,白下用白花者,佳。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鎦洪
  • 作者:
  • 作者:
    洪遵
  • 作者:
    曾世榮
  • 作者:
    曹世榮
  • 作者:
    李珣
  • 本書是河南省杞縣解放前的名醫(yī)翟竹亭先生的遺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開封專署衛(wèi)生局以石印本問世,此由開封醫(yī)學??茖W校張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礎(chǔ)上整理而成。全書凡十七門,二百三十七案。各門有總論,說明病源同異;每病有醫(yī)案,辨證論治,方法簡便。重以溫疫險惡證案,內(nèi)外婦幼各科雜證兼?zhèn)?,所論簡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敗的誤診教訓,亦詳為記載。可供臨床醫(yī)師參考運用。

    作者:
  • 作者:
    顧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