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論》云∶赤白利是冷熱不調,熱乘于血,血滲腸間,與腸間津液相雜而下,甚者,腸《千金方》治下久赤白連年不止,及霍亂冷實不消溫脾湯方∶大黃(四兩)人參(二兩)甘草(二兩)干姜(二兩)附子(一枚大者)五味,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云∶治積三十年常下神方∶赤松樹皮去上蒼皮一升為散,面粥和一升服之,日三,不過服一《錄驗方》治久赤白下利蒲黃二錢匕方∶蒲黃(二錢匕)干姜(二錢匕)二物,合以酒一升熱服,不過四五服,斷,良有驗。
《極要方》三十年痢不止方∶黃連(五兩)濃樸(二兩)干姜(二兩)阿膠(二兩)石榴皮(二兩)艾葉(三兩)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隨時方》治赤白痢連年不瘥,腹中如刀攪,或血行下,無問赤白谷痢,并主之∶白茯苓(四大兩)黃連(四大兩)黃柏(四大兩)羚羊角屑(三兩,熬)上,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冷酒服之五十丸,漸至百丸,日再。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源論》云∶赤白利是冷熱不調,熱乘于血,血滲腸間,與腸間津液相雜而下,甚者,腸《千金方》治下久赤白連年不止,及霍亂冷實不消溫脾湯方∶大黃(四兩)人參(二兩)甘草(二兩)干姜(二兩)附子(一枚大者)五味,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云∶治積三十年常下神方∶赤松樹皮去上蒼皮一升為散,面粥和一升服之,日三,不過服一《錄驗方》治久赤白下利蒲黃二錢匕方∶蒲黃(二錢匕)干姜(二錢匕)二物,合以酒一升熱服,不過四五服,斷,良有驗。
《極要方》三十年痢不止方∶黃連(五兩)濃樸(二兩)干姜(二兩)阿膠(二兩)石榴皮(二兩)艾葉(三兩)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二服。
《隨時方》治赤白痢連年不瘥,腹中如刀攪,或血行下,無問赤白谷痢,并主之∶白茯苓(四大兩)黃連(四大兩)黃柏(四大兩)羚羊角屑(三兩,熬)上,搗篩,蜜和丸如梧子,冷酒服之五十丸,漸至百丸,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