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jì) 262 方。
查古籍
(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jì) 262 方。
《病源論》云∶夫春陽氣在表,人運(yùn)動(dòng)勞役,腠理則開,血?dú)馓撜?,傷于風(fēng),至夏又熱氣乘《范汪方》治膿血利黃連丸方∶黃連(三兩)黃芩(三兩)龍骨(四兩)黃柏(三兩)升麻(三兩)凡五物,搗下篩,蜜和丸如梧子,白飲服三十丸,日三。
又云∶治下利赤白膿血桃花湯方∶赤石脂(二兩,搗篩)干姜(二兩)附子(一兩)凡三物,以水五升,煮得三升,服一升,日三(一方有粳米,無附子。)《廣濟(jì)方》療白膿痢方∶甘草(六分,炙)濃樸(十二分,炙)干姜(八分)枳殼(八分,炙)茯苓(八分)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六合,分溫二服,忌生冷、油膩、小豆、粘食、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