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樹跌打

    《中藥大辭典》:大樹跌打拼音注音Dà Shù Diē Dǎ出處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大批科植物黃桐樹皮。全年采皮,夏、秋采葉,曬干。

    生境分布

    生山坡叢林中,亦有栽培。分布云南、廣東等地。

    原形態(tài)

    落葉喬木,高6~20米。樹皮茶褐色;嫩枝、花軸、苞片及托葉均被黃色星狀茸毛。葉常聚生于枝頂,脫落后留下顯著的葉底,葉片薄革質(zhì),近圓形至橢圓形或?qū)捖研?,長10~20厘米,寬7~14厘米,兩面被里狀茸毛,下面較密;葉柄有密星狀毛,長4~9厘米,近葉柄處具2枚凸起的黃色腺體?;▎涡?,雌雄異株,無花瓣;組成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腋生;雄花花萼杯狀,頂端3~5波狀淺裂,雄蕊5~9,花藥4室;雌花花萼3~5波狀淺裂,密被星狀毛,子房2~3室,花柱2~3,極短。蒴果近圓球形,具短柄,直徑約1厘米,密被黃色星狀毛;種子3枚,呈略具三棱的長圓柱狀或狹長卵形,黃褐色。花果期6~7月。

    性味

    《云南思茅中草藥選》:"辛,熱,有毒。"

    注意

    孕婦與體弱者忌服。

    功能主治

    ①《廣西植物名錄》:"樹皮,治瘧疾。"

    ②《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祛瘀生新,消腫鎮(zhèn)痛,舒筋活絡(luò)。治骨折,跌打勞傷,風(fēng)寒濕痹,關(guān)節(jié)疼痛,腰腿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

    本品多外用。研細(xì)后用棉花墊于患部包上此藥。以防刺激皮膚。內(nèi)服:煎湯,0.5~1錢;或浸酒。

    復(fù)方

    治跌打損傷:大樹跌打、野蘆子,吊吊香。水煎或酒引服。(《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大樹跌打拼音注音Dà Shù Diē Dǎ別名

    黃桐

    英文名Bark of Chinese Endospermum出處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黃桐的樹皮及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ndospermum chinense Benth.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皮,夏、秋采葉,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資源分布:生于山脊、斜坡疏林中。

    原形態(tài)

    黃酮 落葉喬木,高6-20m。樹皮茶褐色色;小枝粗厚,灰褐色,嫩枝、花序、葉柄及托葉均密被黃色星狀茸毛。葉互生,常聚生于枝頂,脫落后留下顯著的葉痕;葉柄長4-9cm,約與葉片等長,密被星狀毛,背面頂端近葉片處有兩枚黃色大腺體;托葉鉆形,長約3mm;葉片近圓形至橢圓形、闊卵形或多少倒卵形,長8-20cm,寬4-14cm,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渾圓、截平或闊楔形,全緣,兩面被星狀毛,上面近無毛,下面較密,側(cè)脈5-7對,在第二或第三對的末端又各具一枚黃色、凸起的腺體。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腋生;花單性異株,雄花序長16-20cm,腋生于枝近頂部;苞片肥厚,長1-1.5mm;萼杯狀,邊緣具3-4淺波狀圓齒,外面被黃色星狀毛;雄蕊5-8枚,著生于長約4mm的延長的花托上,花藥4室;雌花序長6-10cm;苞片闊三角形,肥厚;花萼杯狀,邊緣3-5波狀齒裂;子房圓球形,2-3室,花柱極短,合生成盤狀;花盤薄而扁平,具2-4枚三角狀裂齒。果近圓球形,具短柄,長約1cm,密被黃色星狀毛;種子3顆,略具三棱的長圓柱狀或呈狹長卵形,黃褐色?;?、果期5-7月。

    性狀

    性狀鑒別 葉寬卵形、橢圓形或近圓形,薄革質(zhì),棕綠色,長10-18cm,寬7-14cm,背面頂端近葉片處有2枚黃色大腺體。氣微,味苦澀。

    歸經(jīng)

    肺;腎經(jīng)

    性味

    味辛;性熱;有毒

    注意

    孕婦與體弱者忌服。

    功能主治

    祛瘀定痛;舒筋活絡(luò);截瘧。主骨折;跌打勞傷;風(fēng)寒濕痹;瘧疾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研細(xì)后,用紗布先少墊于患處,然后再敷此藥。內(nèi)服:煎湯,1-3g;或浸酒。

    各家論述

    1.《廣西植物名錄》:樹皮,治瘧疾。2.《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祛瘀生新,消腫鎮(zhèn)痛,舒筋活絡(luò)。治骨折,跌打勞傷,風(fēng)寒濕痹,關(guān)節(jié)疼痛,腰腿痛,四肢麻木。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ǎi Yè Shū Dài Jué英文名Low Grass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蕨類植物圖譜》。來源藥材基源:為書帶蕨科植物矮葉書帶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ttaria modesta Hand.-Mazz.[V.na......
  • 拼音注音ǎi Dì Chá別名平地木、老勿大、不出林、葉底珠英文名Japanese Ardisia Herb來源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Hornst.) B1.的全株。夏、秋季莖、葉茂盛時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 拼音注音ǎi Zi Chánɡ Shān別名木質(zhì)山海螺來源藥材基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小葉石梓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melina delauayana P.Dop[G.montana W.W.Smith]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根,洗凈,切片,......
  •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別名楊梅(《云南中草藥》)。出處《云南中草藥》來源為楊梅科植物矮楊梅的根皮、莖皮或果實(shí)。根: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果實(shí):夏季采摘,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緣及灌木叢中。分布云南、貴州等地。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2米。......
  •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 Guǒ別名楊梅果、滇楊梅、酸楊梅來源藥材基源:為楊梅科植物云南楊梅的果實(shí)。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yrica nana Cheval.采收和儲藏:夏季果實(shí)將成熟時采摘,鮮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