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見婦人雜病中)
□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fā)汗,五苓散主之。
【注】
脈浮,病生于外也;脈浮微熱,熱在表也;小便不利,水停中也;水停則不化津液,故消渴也。發(fā)表利水止渴生津之劑,惟五苓散能之,故以五苓散主之也。于此推之,曰脈浮,可知上條脈沉也;曰微熱,可知上條無熱也。且可知凡脈沉無熱之消渴,皆當用腎氣丸方也。
《明醫(yī)雜著》(公元 1549 年)明.王綸(節(jié)齋)著。六卷。內容為醫(yī)論、諸證、小兒證治等,此書也受朱震亨學說的影響。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見婦人雜病中)
□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fā)汗,五苓散主之。
【注】
脈浮,病生于外也;脈浮微熱,熱在表也;小便不利,水停中也;水停則不化津液,故消渴也。發(fā)表利水止渴生津之劑,惟五苓散能之,故以五苓散主之也。于此推之,曰脈浮,可知上條脈沉也;曰微熱,可知上條無熱也。且可知凡脈沉無熱之消渴,皆當用腎氣丸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