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刪繁療舌小腸腑寒應(yīng)舌本縮,口噤唇青,獨活解噤膏方。
獨活 芎 (各三兩) 天雄(一兩炮) 防風(fēng)(一兩) 蜀椒(二合) 莽草(十葉)細(xì)辛桂心(各一兩) 苦李根皮(三兩) 豬肪(二升)
上十味 咀,綿裹,以苦酒一升淹漬一宿,以豬肪微火煎之,去滓膏成,凝以綿裹少許,口含于舌下壓之,取瘥。日三度易之。此方甚良。
又生艾葉薄法。
無生艾葉者,取干者搗之,以水淹一升已來,熟搗以帛涂之,于寒處上封裹之,以瘥為度。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刪繁療舌小腸腑寒應(yīng)舌本縮,口噤唇青,獨活解噤膏方。
獨活 芎 (各三兩) 天雄(一兩炮) 防風(fēng)(一兩) 蜀椒(二合) 莽草(十葉)細(xì)辛桂心(各一兩) 苦李根皮(三兩) 豬肪(二升)
上十味 咀,綿裹,以苦酒一升淹漬一宿,以豬肪微火煎之,去滓膏成,凝以綿裹少許,口含于舌下壓之,取瘥。日三度易之。此方甚良。
又生艾葉薄法。
無生艾葉者,取干者搗之,以水淹一升已來,熟搗以帛涂之,于寒處上封裹之,以瘥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