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在前不久于廣州召開的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上,廣州漢方現(xiàn)代中藥研究開發(fā)有限公司、廣州奇星藥業(yè)有限公司聯(lián)合開展的一項冰片β-環(huán)糊精包合工藝研究獲得的結果與以往的研究結論大相徑庭,因而受到與會者關注。
據(jù)了解,以往研究表明β-環(huán)糊精包合冰片可改善其溶解度。而新的研究果表明,冰片與β-環(huán)糊精可生成難溶性包合物。該包合物不能完全釋放,60分鐘內釋放度接近80%,而未經(jīng)包合的冰片60分鐘內可完全釋放。因此,研究人員認為,-β環(huán)糊精包合并不能增加冰片的溶解度,且在一定條件下可降低冰片的釋放度。
冰片是一種常用中藥,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等作用?,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片還能夠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然而,冰片比較容易升華,制劑加工過程中損失較大。另外,冰片的溶解度也較小,因此對于液體制劑的開發(fā)造成一定困難。如何提高冰片穩(wěn)定性及溶解度和溶出度,成為制劑研究人員關注的課題。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冰片的β-環(huán)糊精包合研究日漸增多。眾多研究報告都顯示,冰片制成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后,穩(wěn)定性得到改善。相對于冰片穩(wěn)定性方面的大量包合工藝研究報道,有關環(huán)糊精包合物對冰片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的研究文獻較少。但曾有一些文獻報告冰片被制成環(huán)糊精包合物后可提高復方丹參片中冰片的溶出速度,或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提高了冰片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但是,一直沒有冰片與環(huán)糊精的相溶解度的系統(tǒng)研究報道。
為了弄清β-環(huán)糊精包合工藝對冰片溶解度等的影響,廣州漢方現(xiàn)代中藥研究開發(fā)有限公司、廣州奇星藥業(yè)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員進行了冰片與β-環(huán)糊精的相溶解度圖研究,同時對生成的包合物與冰片進行了體外釋放的比較。在實驗中,他們采用超聲平衡法測定冰片與β-環(huán)糊精的相溶解度圖。分別取冰片和包合物15毫克和150毫克,以300毫升水、0.1摩爾/升鹽酸、pH值6.8的磷酸鹽緩沖液為釋放介質,按《中國藥典》溶出度第三法,進行了冰片與包合物的體外溶出研究。
這一研究的結果出乎意料:冰片在不同濃度的環(huán)糊精溶液中的溶解度約為0.8毫克/毫升,生成的環(huán)糊精包合物為難溶性包合物,對冰片的溶解度基本沒有增加。釋放實驗表明,冰片在一個小時內基本釋放完全,而包合物則沒有完全釋放,其在一個小時內在水或人工胃液中釋放約80%。
研究人員分析認為,以往的文獻報告在25℃下振搖72小時,得到合成冰片的溶解度為0.4毫克/毫升、0.8毫克/毫升等,均高于冰片的溶解度0.3毫克/毫升。但這些溶解度測定結果不穩(wěn)定,且多低于本項研究中的測定結果。其原因可能是冰片作為難溶性藥物,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時間較長,72小時震蕩平衡可能未使其達到飽和溶液,因而造成測量結果存在偏差。他們在研究中采用了超聲震蕩法,加快了冰片的溶解平衡。測得的包和物的溶解度0.8毫克/毫升,恰好符合相溶解度圖中環(huán)糊精存在情況下的冰片的溶解度。另外,冰片的包合物屬于難溶性物質,在水中存在解離平衡,可以有部分冰片從包和物中解離釋放。由于包合物量較少的時候,在溶液中濃度較低,其中的冰片可以完全解離釋放。此外,由于包和物為無定形粉末,增加了水的浸潤,使得溶出釋放快于未包合的冰片。而當包合物劑量較高時,超過了其解離平衡濃度,就會導致其不能完全溶解,因此阻礙了冰片的完全釋放。
另外,釋放度的研究結果也與以往的結果存在很大差異。據(jù)文獻報道,國內研究人員進行的復方丹參片釋放實驗,取含冰片(約12毫克)與含冰片包合物(約含15毫克冰片)的丹參片,采用轉籃法(轉速150轉/分鐘)在200毫升人工胃液中進行釋放度測定。結果顯示,含包合物的丹參片中冰片溶出釋放快于未包合的冰片。而本項研究的結果卻與之相反。對此,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由于復方丹參片處方中含有三七藥材粉末,且片外包有糖衣,這些物質對冰片的吸附作用可能造成冰片的釋放結果產(chǎn)生偏差。因此,研究人員的最終結論是,冰片與環(huán)糊精生成難溶性包合物,環(huán)糊精包合物不能增加冰片的溶解度,并有可能在一定條件下降低冰片的釋放度。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在前不久于廣州召開的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年會上,廣州漢方現(xiàn)代中藥研究開發(fā)有限公司、廣州奇星藥業(yè)有限公司聯(lián)合開展的一項冰片β-環(huán)糊精包合工藝研究獲得的結果與以往的研究結論大相徑庭,因而受到與會者關注。
據(jù)了解,以往研究表明β-環(huán)糊精包合冰片可改善其溶解度。而新的研究果表明,冰片與β-環(huán)糊精可生成難溶性包合物。該包合物不能完全釋放,60分鐘內釋放度接近80%,而未經(jīng)包合的冰片60分鐘內可完全釋放。因此,研究人員認為,-β環(huán)糊精包合并不能增加冰片的溶解度,且在一定條件下可降低冰片的釋放度。
冰片是一種常用中藥,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等作用?,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片還能夠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然而,冰片比較容易升華,制劑加工過程中損失較大。另外,冰片的溶解度也較小,因此對于液體制劑的開發(fā)造成一定困難。如何提高冰片穩(wěn)定性及溶解度和溶出度,成為制劑研究人員關注的課題。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冰片的β-環(huán)糊精包合研究日漸增多。眾多研究報告都顯示,冰片制成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后,穩(wěn)定性得到改善。相對于冰片穩(wěn)定性方面的大量包合工藝研究報道,有關環(huán)糊精包合物對冰片的溶解度和溶出度的研究文獻較少。但曾有一些文獻報告冰片被制成環(huán)糊精包合物后可提高復方丹參片中冰片的溶出速度,或β-環(huán)糊精包合物提高了冰片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但是,一直沒有冰片與環(huán)糊精的相溶解度的系統(tǒng)研究報道。
為了弄清β-環(huán)糊精包合工藝對冰片溶解度等的影響,廣州漢方現(xiàn)代中藥研究開發(fā)有限公司、廣州奇星藥業(yè)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員進行了冰片與β-環(huán)糊精的相溶解度圖研究,同時對生成的包合物與冰片進行了體外釋放的比較。在實驗中,他們采用超聲平衡法測定冰片與β-環(huán)糊精的相溶解度圖。分別取冰片和包合物15毫克和150毫克,以300毫升水、0.1摩爾/升鹽酸、pH值6.8的磷酸鹽緩沖液為釋放介質,按《中國藥典》溶出度第三法,進行了冰片與包合物的體外溶出研究。
這一研究的結果出乎意料:冰片在不同濃度的環(huán)糊精溶液中的溶解度約為0.8毫克/毫升,生成的環(huán)糊精包合物為難溶性包合物,對冰片的溶解度基本沒有增加。釋放實驗表明,冰片在一個小時內基本釋放完全,而包合物則沒有完全釋放,其在一個小時內在水或人工胃液中釋放約80%。
研究人員分析認為,以往的文獻報告在25℃下振搖72小時,得到合成冰片的溶解度為0.4毫克/毫升、0.8毫克/毫升等,均高于冰片的溶解度0.3毫克/毫升。但這些溶解度測定結果不穩(wěn)定,且多低于本項研究中的測定結果。其原因可能是冰片作為難溶性藥物,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時間較長,72小時震蕩平衡可能未使其達到飽和溶液,因而造成測量結果存在偏差。他們在研究中采用了超聲震蕩法,加快了冰片的溶解平衡。測得的包和物的溶解度0.8毫克/毫升,恰好符合相溶解度圖中環(huán)糊精存在情況下的冰片的溶解度。另外,冰片的包合物屬于難溶性物質,在水中存在解離平衡,可以有部分冰片從包和物中解離釋放。由于包合物量較少的時候,在溶液中濃度較低,其中的冰片可以完全解離釋放。此外,由于包和物為無定形粉末,增加了水的浸潤,使得溶出釋放快于未包合的冰片。而當包合物劑量較高時,超過了其解離平衡濃度,就會導致其不能完全溶解,因此阻礙了冰片的完全釋放。
另外,釋放度的研究結果也與以往的結果存在很大差異。據(jù)文獻報道,國內研究人員進行的復方丹參片釋放實驗,取含冰片(約12毫克)與含冰片包合物(約含15毫克冰片)的丹參片,采用轉籃法(轉速150轉/分鐘)在200毫升人工胃液中進行釋放度測定。結果顯示,含包合物的丹參片中冰片溶出釋放快于未包合的冰片。而本項研究的結果卻與之相反。對此,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是由于復方丹參片處方中含有三七藥材粉末,且片外包有糖衣,這些物質對冰片的吸附作用可能造成冰片的釋放結果產(chǎn)生偏差。因此,研究人員的最終結論是,冰片與環(huán)糊精生成難溶性包合物,環(huán)糊精包合物不能增加冰片的溶解度,并有可能在一定條件下降低冰片的釋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