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性膽囊炎中醫(yī)診療技術(shù)

    急性膽囊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膽囊急性化膿性感染,80%~95%的急性膽囊炎由于膽囊結(jié)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無膽囊結(jié)石,而是因細菌感染、創(chuàng)傷、化學(xué)刺激所致,稱為非結(jié)石性急性膽囊炎。本病是急腹癥的常見病因之一,其發(fā)病率僅次于急性闌尾炎。男女發(fā)病比例為1:3左右。本病屬中醫(yī)“膽脹”、“脅痛”、“腹痛”、“黃疸”等范疇。

    辨證分型

    肝郁氣滯:右上腹或劍突下間歇性隱痛,可牽扯至肩背部疼痛,可有低熱,咽干,性急易煩,食欲缺乏。舌淡紅,苔薄白或微黃,脈弦或弦緊。

    [治法方藥]疏肝利膽,行氣止痛。四逆散加味。主要藥物:甘草、枳實、柴胡、芍藥??日撸游逦蹲?、干姜;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腹中痛者,加附子。

    肝膽濕熱:右脅或上腹部疼痛、拒按,呈持續(xù)性絞痛,陣發(fā)性加劇,其痛多向右肩部放射,脘腹脹滿,身熱口渴或惡寒發(fā)熱,或惡心嘔吐,納呆,多有目黃,身黃。舌偏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

    [治法方藥]疏肝利膽,清熱利濕。四逆散合茵陳蒿湯加減。主要藥物:茵陳、梔子、大黃、柴胡、枳實、芍藥、炙甘草。

    毒熱內(nèi)蘊:寒戰(zhàn)高熱,右脅及脘腹疼痛拒按,黃疸加重,尿短赤,大便秘結(jié),甚則神昏,氣促,肢冷。舌絳紅、干燥,苔膩或灰黑,無苔,脈弦數(shù)或細數(shù)。

    [治法方藥]清熱解毒,通里攻下。大承氣湯合茵陳蒿湯加減。主要藥物:茵陳、梔子、大黃、厚樸、芒硝、枳實。

    肝陰不足:右脅痛,多呈隱痛,頭目眩暈,口干,耳聾耳鳴,急躁易怒,少寐多夢。舌紅或有裂紋或見光剝苔,脈弦細。

    [治法方藥]養(yǎng)陰柔肝,酸甘利膽。一貫煎加減。主要藥物:北沙參、麥冬、當歸身、生地黃、枸杞子、川楝子。

    適宜技術(shù)

    1.針刺療法

    (1)取穴:日月、期門、肝俞,配內(nèi)關(guān)、陽陵泉、太沖。手法:針用瀉法(取左側(cè)臥位,均針右側(cè)),每5分鐘行針一次,留30分鐘。隨證加減:高熱不退可加合谷、曲池、大椎;惡心、嘔吐可加足三里、中脘。

    (2)主穴:①右膽俞、日月、中脘;②右膽俞、期門、日月。配穴:足三里(或膽囊穴)、陽陵泉、丘墟、太沖。手法:每次取主穴和1~2對配穴,針用瀉法,留針30分鐘,每3~5分鐘行針一次,每日治1~2次。隨證加減:絞痛加合谷;嘔吐加內(nèi)關(guān);高熱加曲池;黃疸加至陰。

    (3)體針主穴為陽陵泉、膽囊穴、足三里,配穴為章門、期門、曲池、合谷,強刺激,加留針,每日針刺一次,每次選4~5穴,留針30分鐘,5~7日為一療程。

    2.耳針療法

    (1)取穴:神門、交感、肝、膽、胰區(qū)、十二指腸。方法:取反應(yīng)敏感的耳穴2~3對,重刺激,留針30分鐘,每日1~2次;也可用電針或于上述穴區(qū)埋針或壓王不留行籽,每2~3天換一次。平時自行用手按捏留針(壓丸)處1~2分鐘,每日3~5次。

    (2)取皮質(zhì)下交感、胰穴、膽穴,中等刺激后留針或埋針。

    (3)處方:神門、胰膽、肝、肩。配穴:交感、內(nèi)分泌、十二指腸、脾。操作:以主穴為主,再選擇1~2個反應(yīng)明顯的備用穴而行針刺法。重刺激,留針30~60分鐘,留針期間間斷刺激。根據(jù)發(fā)作與否,每日1~3次,7~15日為一療程。

    3.電針療法

    主穴:日月、期門、右膽俞、中脘(均連陰極)。配穴:足三里、陽陵泉、膽囊穴、太沖、內(nèi)關(guān)(均連陽極)。方法:取主穴和配穴1~2對,進針得氣后,接G-6805治療機,用疏密波,強度由弱到強,以耐受為度,每次30~60分鐘,每日1~2次(起針后服50%硫酸鎂40毫升有助排石)。10次為一個療程。

    4.穴位埋針法

    處方:期門透章門、巨闕透上脘、九椎透十椎(夾脊右側(cè))、肝俞透膽俞。操作:選用28號0.5~3寸毫針,局部常規(guī)消毒,針刺得氣后,用膠布將針柄固定于皮膚,埋藏2~3天。在埋藏期間,注意埋針部位有無刺痛,如有刺痛感,即將針拔出。

    5.灸法

    (1)處方:陽陵泉、期門、日月、肝俞、膽俞、太沖、足臨泣。發(fā)熱加大椎、曲池、合谷;絞痛加丘墟、足三里;胸滿加膈俞、內(nèi)關(guān)、豐隆。操作:用灸條在以上穴位處施以雀啄灸,以皮膚潮紅為度,每穴施灸10分鐘,每日兩次,7日為一療程。

    (2)處方:神闕穴。操作:將食鹽研細后經(jīng)鍋炒制,取5~l0克,艾炷數(shù)壯,湯匙一把。治療時令患者仰臥露腹,將食鹽均勻地鋪于臍中,厚約0.3厘米,直徑2~3厘米。上置艾炷一壯,點燃,待燒至剛有溫熱感時用湯匙壓滅其火(注意不宜燒得太過和壓得過猛,以防燙傷),臍部會有較明顯的燒灼感,向腹中擴散。每日一次,直至疼痛緩解或壓痛減輕為止。

    6.拔罐法

    處方;肝俞、膽俞。操作:用中型火罐對準穴位用閃火法將罐拔于穴位處,留罐20分鐘,每日兩次,5日為一療程。

    7.三棱針法

    處方:前腹正中線及旁開2寸線上自劍突下或肋弓下到肚臍的經(jīng)穴。操作:局部常規(guī)消毒,以左手拇食指捏起皮膚,右手持三棱針快速直刺一分,針刺后,每穴擠出血3滴。每日一次,5日為一療程。

    8.梅花針療法

    處方:阿是穴、背腧穴、夾脊穴。操作:局部常規(guī)消毒,用梅花針中度叩擊,以皮膚紅潤少量出血為度。每日一次,7日為一療程。

    9.推拿療法

    處方:日月、中脘、膽俞、肝俞。操作:患者取仰臥位,點按右側(cè)日月穴,以患者能忍受為度,約3分鐘,再將兩手置于胸肋部,自內(nèi)向外搓揉約36次。在中脘穴上做一指禪推法3分鐘,再用掌由上至下輕輕推揉腹部36次?;颊吒┡P位,點按雙側(cè)膽俞、肝俞,每穴約3分鐘,再用掖法沿膀胱經(jīng)背腧穴由上至下掖3遍。每日一次,7次為一療程。

    10.中藥敷貼法

    處方:山梔10克,生大黃10克,芒硝10克,冰片1克,乳香3克。操作:上藥共研細末,為一次量。加蓖麻油30毫升,75%乙醇溶液10毫升,蜂蜜適量,調(diào)成糊狀,敷于膽囊區(qū)。每天一次,每次可保持8~12小時。用至腹脅疼痛緩解而不拒按為止。一般外敷即覺舒適,數(shù)分鐘后疼痛即開始減輕,在30~60分鐘內(nèi)疼痛減輕更為顯著。本散外敷后,如使用較久,少數(shù)患者局部皮膚可起紅色皮疹作癢,停藥即可逐漸消失,一般不必作特殊處理。

    11.穴位注射

    取穴:膽俞、足三里、中脘、膽囊穴。方法:取1~2穴,每穴注入10%葡萄糖注射液5毫升,或當歸液(或紅花液)1~2毫升,進針得氣后,強力快速注入,每日1~2次。

    12.藥茶療法

    (1)處方:玉米須50克,蒲公英、茵陳各25克。用法:上藥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沸5分鐘,取汁倒入茶杯,代茶飲用。每日一劑,可頻頻飲用。

    (2)處方:金錢草、敗醬草、茵陳各30克,白糖適量。用法:前3味藥放入盛有開水的保溫瓶內(nèi),浸泡30分鐘后,取汁倒入茶杯,加入白糖,代茶飲用。每日一劑,頻頻飲服。

    (3)處方:青皮9克,郁金10克,茵陳15克。用法:上藥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500毫升,煎沸15分鐘,取汁倒入茶杯,代茶飲用。每日一劑,頻頻飲服。(摘自《急癥中西醫(yī)診療技術(shù)》)

更多中藥材
  • 遺精指的是在睡眠當中發(fā)生的不自主的射精,尤其是在青少年當中非常的多見,有人問這算不算一種病,正常人在婚后啊,一般是不會出現(xiàn)這個癥狀,在青壯年時期偶發(fā)的已經(jīng)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如果說發(fā)作的頻率非常的高,比如說每個月可能都會有好幾次,甚至每周......
  • 首先啊,在喝藥的時候,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一般情況下我們是不建議喝酒的,最主要的原因呢,是很多的藥物會和酒精產(chǎn)生相互作用,影響到治療啊,影響到藥物的療效,有些呢,還會發(fā)生一些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yīng)。第二個原因呢,酒本身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很多負面影......
  • 就是來月經(jīng)的時候,出現(xiàn)大便溏稀,大便次數(shù)多等這種情況,這個我們中醫(yī)上講叫做經(jīng)前腹瀉。這種情況往往是由于脾氣虛或者是一個腎陽虛造成的。這個我們可以在月經(jīng)期用熱水或者是暖寶寶來?進行熱敷,熱敷的原因呢,第一個可以驅(qū)散讓我們體內(nèi)的寒氣,溫暖我們的......
  • 生理性的經(jīng)常喝喝水量少,大量的出汗,尿液的濃縮,以及某些食物、藥物有關(guān)系,不需要治療。病理性的尿泡沫可能因為糖尿病導(dǎo)致尿糖的升高,慢性腎臟疾病導(dǎo)致尿蛋白的增加。另外呢,女性的尿泡沫增加可能和婦科炎癥有關(guān)系,一些青年男性的尿泡沫大多和前列腺炎......
  • 中醫(yī)認為沖任、氣血不調(diào),血海蓄溢失常會導(dǎo)致月經(jīng)前后無定期。通常腎虛、脾虛或者肝郁型體質(zhì)的人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對于腎氣不足導(dǎo)致的腎虛的人經(jīng)量少、色淡質(zhì)稀、還常伴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的癥狀。在調(diào)理時需要補益腎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脾虛的人都是由于脾的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