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男子在受到有關性的刺激(無論是意識還是視聽,或是局部接觸等),往往會由尿道口流出少許清亮的或略帶乳白色的分泌物,這就是俗稱的“流白”現象,但不是遺精。它是由尿道球腺、尿道旁腺、前列腺所分泌出的一種液體,其中主要是尿道旁腺和尿道球腺受到刺激所分泌的。
這完全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其作用是為了潤滑外生殖器,有助于進行性活動。這種分泌物不是精液,它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所產生的分泌液,千萬不能誤認為是病態(tài)。
還有一種流白現象亦為常見,即發(fā)生在大便過程中,尤其在大便秘結、用力排便時,更為明顯,可見到尿道口流出幾滴乳白色的液體。這往往被誤認為是大便漏精,其實這也是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液。因為這兩個腺體位于盆腔底的會陰部,與直腸肛門接近,當用力排便時,肌肉強力收縮,勢必壓迫該腺體排出分泌液。在一般正常排便時,并非用力過分,不會出現這種現象。所以這種流白也不是遺精,更不能誤認為是大便漏精。當然也是一種不正常的流白現象,那就是在患有前列腺炎時,由于炎癥導致前列腺分泌液異常,以及局部的刺激,會出現大便時流白和排尿后流白現象,這種流出的粘液可能量更多,且更為混濁。如果有這種流白現象,就需要進行檢查治療。
有人認為遺精與流白是腎虧。這也是一種誤解。腎虧是中醫(yī)的一種說法,由現代解剖學分析,這里所稱的“腎”,并不是單指泌尿器官腎臟,其中也將生殖器官睪丸稱為腎子。除此之外,也包含了調節(jié)控制生殖器官維持正常功能的內分泌激素,即現代醫(yī)學所稱的下丘腦—垂體—睪丸性腺軸系統(tǒng)。在中醫(yī)看來,腎氣十分重要,腎是先天之本,“作強之官”,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強壯衰老以至死亡等全過程,均由腎氣調節(jié)。如果腎氣不足,就認為是腎氣虧損,也叫“腎虛”。顯而易見,流白和遺精是附屬性腺分泌液與精液在正常生理范圍內所排出的,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不是病態(tài),也不能反映腎氣強弱的變化,所以不能孤立地將流白和遺精這種生理現象稱為腎虧。
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說教,總將精液視為男子至寶,不能隨意流失,否則會造成精液枯竭而死,甚至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說法。正因如此,有許多人誤認房事、手淫或夢遺會造成精液耗損和腎虧,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事實上,醫(yī)學研究表明,精液中的精漿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和各種酶,以及包含多種化學元素的無機鹽和有機鹽,這些物質可由每日所食食物中不斷得到補充,只要營養(yǎng)正常,且機體器官功能正常,就不會缺乏。一個正常男子每次排出的精液只有3~5毫升,其中精漿占90%以上;精漿的分泌和補充是很迅速的,唯精子的產生過程需要較長時間(周期為74天左右)。臨床研究證明,連續(xù)射精時,僅前1~2次的精液中精子較多,而后則減少,甚至沒有,即只是排出前列腺液、尿道球腺的分泌液,并不含精子。
如果更多次地連續(xù)射精,則往往是射精管的收縮所產生的快感,而無精液的排出。這是人體一種自我調控功能,也是一種自我保護作用。有人觀察到,正常男子只要身體健康、飲食休息規(guī)律,一般在一次射精后,大多在1~2天可使精液補充到正常范圍。正是考慮到這種補充的規(guī)律,臨床醫(yī)生往往囑咐準備做精液檢查者,采取精液標本時,必須在前3~5天內禁止排精,以保證精液維持在正常水平,使檢查結果準確。
由上述情況看,精液不會枯竭,正常的精液排出不會發(fā)生腎虧。但必須指出,任何人都不能違背自身的生理活動規(guī)律,縱欲無度是會戕害身體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男子在受到有關性的刺激(無論是意識還是視聽,或是局部接觸等),往往會由尿道口流出少許清亮的或略帶乳白色的分泌物,這就是俗稱的“流白”現象,但不是遺精。它是由尿道球腺、尿道旁腺、前列腺所分泌出的一種液體,其中主要是尿道旁腺和尿道球腺受到刺激所分泌的。
這完全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其作用是為了潤滑外生殖器,有助于進行性活動。這種分泌物不是精液,它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所產生的分泌液,千萬不能誤認為是病態(tài)。
還有一種流白現象亦為常見,即發(fā)生在大便過程中,尤其在大便秘結、用力排便時,更為明顯,可見到尿道口流出幾滴乳白色的液體。這往往被誤認為是大便漏精,其實這也是前列腺和尿道球腺的分泌液。因為這兩個腺體位于盆腔底的會陰部,與直腸肛門接近,當用力排便時,肌肉強力收縮,勢必壓迫該腺體排出分泌液。在一般正常排便時,并非用力過分,不會出現這種現象。所以這種流白也不是遺精,更不能誤認為是大便漏精。當然也是一種不正常的流白現象,那就是在患有前列腺炎時,由于炎癥導致前列腺分泌液異常,以及局部的刺激,會出現大便時流白和排尿后流白現象,這種流出的粘液可能量更多,且更為混濁。如果有這種流白現象,就需要進行檢查治療。
有人認為遺精與流白是腎虧。這也是一種誤解。腎虧是中醫(yī)的一種說法,由現代解剖學分析,這里所稱的“腎”,并不是單指泌尿器官腎臟,其中也將生殖器官睪丸稱為腎子。除此之外,也包含了調節(jié)控制生殖器官維持正常功能的內分泌激素,即現代醫(yī)學所稱的下丘腦—垂體—睪丸性腺軸系統(tǒng)。在中醫(yī)看來,腎氣十分重要,腎是先天之本,“作強之官”,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強壯衰老以至死亡等全過程,均由腎氣調節(jié)。如果腎氣不足,就認為是腎氣虧損,也叫“腎虛”。顯而易見,流白和遺精是附屬性腺分泌液與精液在正常生理范圍內所排出的,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不是病態(tài),也不能反映腎氣強弱的變化,所以不能孤立地將流白和遺精這種生理現象稱為腎虧。
中國古代的傳統(tǒng)說教,總將精液視為男子至寶,不能隨意流失,否則會造成精液枯竭而死,甚至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說法。正因如此,有許多人誤認房事、手淫或夢遺會造成精液耗損和腎虧,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事實上,醫(yī)學研究表明,精液中的精漿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和各種酶,以及包含多種化學元素的無機鹽和有機鹽,這些物質可由每日所食食物中不斷得到補充,只要營養(yǎng)正常,且機體器官功能正常,就不會缺乏。一個正常男子每次排出的精液只有3~5毫升,其中精漿占90%以上;精漿的分泌和補充是很迅速的,唯精子的產生過程需要較長時間(周期為74天左右)。臨床研究證明,連續(xù)射精時,僅前1~2次的精液中精子較多,而后則減少,甚至沒有,即只是排出前列腺液、尿道球腺的分泌液,并不含精子。
如果更多次地連續(xù)射精,則往往是射精管的收縮所產生的快感,而無精液的排出。這是人體一種自我調控功能,也是一種自我保護作用。有人觀察到,正常男子只要身體健康、飲食休息規(guī)律,一般在一次射精后,大多在1~2天可使精液補充到正常范圍。正是考慮到這種補充的規(guī)律,臨床醫(yī)生往往囑咐準備做精液檢查者,采取精液標本時,必須在前3~5天內禁止排精,以保證精液維持在正常水平,使檢查結果準確。
由上述情況看,精液不會枯竭,正常的精液排出不會發(fā)生腎虧。但必須指出,任何人都不能違背自身的生理活動規(guī)律,縱欲無度是會戕害身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