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灰毛婆婆納

    拼音注音Huī Máo Pó Pó Nà別名

    青地蠶子

    英文名Greyhairy Speedwell出處

    始載于《中國植物志》。

    來源

    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灰毛婆婆納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eronica cana Wall.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3500m的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

    原形態(tài)

    灰毛婆婆納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全株被柔毛。根狀莖長而斜走。莖直立,不分枝。葉對生,通常有2對靠近莖頂端;下部的葉柄長1-1.5cm,上部的葉柄較短;葉片薄紙質(zhì);卵形至卵圓形,長1.5-4cm,寬1.5-3cm,先端鈍,少急尖,基部圓,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疏被灰白色柔毛??偁罨ㄐ蛲ǔ?支,側(cè)生于莖頂葉腋,長3-10cm,花疏;總花梗長1-2cm;苞片寬條形;花萼4深裂,裂片圓形;花冠白色,直徑約1.2cm,4深裂,裂片卵圓形;雄蕊2;柱長5-6mm。蒴果扁平,三角狀扇形,長5-6mm,寬9-10mm,基部近平截形或成大于120°的角,上緣疏生腺睫毛?;ㄆ?月。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瘡癰腫毒;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用于飛蛇丹(即帶狀瘡疹)、瘡癰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蝙蝠拼音注音Biān Fú別名服翼(《爾雅》),天鼠、伏翼(《本經(jīng)》),飛鼠、老鼠、蟙蟔(《方言》),仙鼠(《爾雅》郭璞注),夜燕(《綱目》)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蝙蝠科動物蝙蝠的全體。捕得后,去凈毛、爪、內(nèi)臟,風干或曬干。生境......
  • 拼音注音Biān Fú Cǎo別名蝴蝶草、飛錫草、月見羅藟草來源豆科蝙蝠草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 f.)Bahn. f. [Lourea vespertilionis (L.)Desv.; Hedysarum......
  • 拼音注音Biān Fú Gě別名蝙蝠藤(《澹寮試效方》),金絲釣葫蘆(《國藥的藥理學》),黃條香、防己葛、黃根(《中國藥植志》),野雞豆子(《吉林中藥手冊》),爬山秧子、山地瓜秧(《東北藥植志》),小葛香、楊柳子棵(《山東中藥》),光光喳、......
  • 拼音注音Biān Fú Gě Yè來源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nispermum dauricum DC.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
  • 拼音注音Biān Fú Gě Gēn別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藥手冊》),山花子根、光光葉根(《山東中藥》)。出處《中國藥植志》來源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莖。4~5月或8~10月間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及泥土,曬干。生境分布產(chǎn)河北、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