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石羊菜

    拼音注音Shí Yánɡ Cài別名

    下山連、連甲棒、假欖角(《廣西藥植名錄》),石骨丹(《云南思茅中草藥選》),石羊草(《廣西植物名錄》)。

    出處

    《廣西藥植名錄》

    來(lái)源

    為蕁麻科植物平滑樓梯草全草。全年可采。鮮用或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陰濕巖石處。分布云南、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肉質(zhì)草本,高20~50厘米。莖灰褐色,披敝或平臥于巖石上,有節(jié),具明顯的瘤狀物。葉生于頂端,互生,長(zhǎng)橢圓披針形,前半郎有缺齒,葉長(zhǎng)10~15厘米,寬4~5厘米?;ㄐ蛏谇o下部,球形,綠色,有一很短的柄。

    性味

    淡微苦,涼。

    功能主治

    接骨,消腫散瘀,涼血解毒。治骨折,跌打損傷,燙傷,無(wú)名腫毒,皮膚潰瘍。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

    復(fù)方

    治骨折:石骨丹、石蚌腿、爬樹龍。同搗爛,加胡椒粉適量拌勻敷患部,三天換藥一次,連用五至七劑。(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ū Shān Hǔ別名邊耳草來(lái)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愛地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Geophila herbacea (L.) 0.Kuntze[G.reniformisD.Den]采收和儲(chǔ)藏: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生......
  • 拼音注音Cì Sān Jiǎ別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藥性備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嶺南采藥錄》),刺三加、苦刺頭(《貴州民間藥物》),三甲皮(《四川中藥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廣西藥植名錄》)......
  • 《中國(guó)藥典》:刺五加英文名RADIX ET CAULIS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來(lái)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刺人參拼音注音Cì Rén Shēn別名刺參、東北刺人參來(lái)源五加科刺人參屬植物刺人參Echinopanax elatus Nakai,以根及根狀莖入藥。春季采,曬干。性味甘,溫。功能主治滋補(bǔ)強(qiáng)壯,解熱,鎮(zhèn)咳,調(diào)整血壓。用......
  • 拼音注音Cì Nán Shé Ténɡ別名爬山虎(《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cè)》)出處《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cè)》來(lái)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實(shí)或莖。春、秋割取地上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林下,河邊、石坡上。分布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