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藥物取嚏治痛經(jīng)

    痛經(jīng),是指婦女在經(jīng)行前后或正值經(jīng)期出現(xiàn)小腹疼痛,甚至痛引腰骶者,疼痛甚者常伴有面色蒼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惡心嘔吐等。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藥物取嚏對痛經(jīng)有明顯療效,方法是:取藥用皂莢3份,冰片1份,共研極細末裝瓶備用。

    凡遇病人痛經(jīng)時,取藥末少許置病人手帕或手掌中,令其捂鼻呼吸,傾刻病人張口收腹,噴嚏頻作,繼而周身微汗,精神振奮,每天1~2次,一般1~3次痛經(jīng)可止,一個月經(jīng)周期為1療程,連續(xù)1~2個療程。

    中醫(yī)認為,痛經(jīng)多為氣滯血瘀,血虛寒凝所為,當以活血散寒,行氣止痛為治,皂莢、冰片辛香走竄,可通絡開竅,用以取嚏可有效且迅速地鼓動中氣,增強內(nèi)臟壓力,起到宣暢氣機的作用,故能治療痛經(jīng)。但因噴嚏有耗氣之弊,故氣血虛弱的痛經(jīng)患者應慎用。

更多中藥材
  • 腎臟之識眾所周知,中醫(yī)學的臟腑并非一個單純的解剖學概念,而是一個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關(guān)概念也因而呈現(xiàn)虛實相兼、過于抽象,且只有放在傳統(tǒng)文化的語境下才能準確理解。在臟腑學說中,腎具有四個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長、發(fā)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納......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遺作及學習《傷寒論》原文,總有不同的收獲。而今整理其注解《傷寒論》的原文時,引起筆者深思的是論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對此一讀而過,未引為重視。但近幾年常思考六經(jīng)類證、方證的六經(jīng)歸類,對不少方證難以認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臟病變引起心肌收縮力明顯降低和(或)心臟負荷明顯增加,導致心排血量顯著、急劇地降低,組織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綜合征。臨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較常見,急性右心衰竭較少見,常見病因有風心病、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病、肺心......
  • 鐘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醫(yī)院張某,男性,65歲。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護送來診?;颊咚赜忻谀蛳到Y(jié)石史,先后在湖南某醫(yī)院歷經(jīng)3次碎石,但結(jié)石未能排出,雙腎仍然積水。刻診:患者臉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語,表情淡漠,時有惡心嘔吐。大......
  • 張男。脈象浮緊,重按細滯,舌苔糙白,口干飲多,脘悶不舒,二便均少,寒熱頭痛,遍體酸疼,是太陽之經(jīng),為風寒所束縛,陽明之腑,有濕濁之蘊蓄也,當用表里兩解之。川羌活一錢,防風一錢,紫蘇一錢,陳枳殼一錢,廣皮一錢,赤茯苓四錢,焙黃菊錢半,絲瓜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