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水苦荬的功效

    水苦荬的功效水苦荬(《本草圖經》)

    【異名】半邊山,謝婆菜(《本草圖經》),水萵苣,水菠菜(《救荒本草》),大仙桃草(《南京民間藥草》),水仙桃草(《貴州民間方藥集》),仙桃草、鴨兒草、蟲蟲草(《四川中藥志》),仙人對座草(《中國藥植圖鑒》),水對葉蓮、水澤蘭(《貴州草藥》),蚊子草、蚧蛙草、接骨桃、水上浮萍、水波浪、水窩窩、芒種草、二代草(《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水苦荬的全草。

    【植物形態(tài)】水苦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體無毛,或于花柄及苞片上稍有細小腺狀毛。莖直立,高25~90厘米,富肉質,中空,有時基部略傾斜。葉對生;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圓形,長4~7厘米,寬8~15毫米,先端圓鈍或尖銳,全緣或具波狀齒,基部呈耳廓狀微抱莖上;無柄。總狀花序腋生,長5~15厘米;苞片橢圓形,細小,互生;花有柄;花萼4裂,裂片狹長橢圓形,先端鈍;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具淡紫色的線條;雄蕊2,突出;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1枚,柱頭頭狀。蒴果近圓形,先端微凹,長度略大于寬度,常有小蟲寄生,寄生后果實常膨大成圓球形。果實內藏多數(shù)細小的種子,長圓形,扁平;無毛?;ㄆ?~6月。生長于水田或溪邊。分布河北、江蘇、安徽、浙江、四川、云南、廣西、廣東等地。本植物的根(水苦荬根)、果實或帶有蟲癭的果實(水苦荬果實)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采集】春、夏采收。

    【性味】苦,涼。①《救荒本草》:葉:味微苦,性寒。②《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無毒。③《貴州草藥》:性平,味甘。

    【功用主治-水苦荬的功效】清熱利濕,止血化瘀。治感冒,喉痛,勞傷咳血,痢疾,血淋,月經不調,疝氣,疔瘡,跌打損傷。①《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利尿。②《四川中藥志》:治跌打損傷,勞傷咳血,咳嗽,虛弱及疝氣。③《貴州草藥》:和血止痛,通經止血。治吐血,經閉,跌打紅腫。④《陜西中草藥》:止血,止痛,活血消腫,清熱利尿,降血壓。治咯血,風濕痛,胃痛,跌打損傷,骨折,癤癰,無名腫毒,痛經,月經不調,咽喉腫痛,高血壓。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沖服。外用:搗敷或研末吹喉。

    【選方】①治婦女產后感冒:水苦荬煎水,加紅糖服。(《南京民間藥草》)②治閉經:水仙桃草一兩,血巴木根一兩。泡酒溫服。(《貴州草藥》)③治小兒疝氣(睡后能自行收進者):仙桃草五錢,雙腎草、八月瓜根、小茴香根各一錢。煎水,煮耢糟服。(《重慶草藥》)④治喉蛾:水萵苣菜,陰干,研成細末,吹入喉內。(《貴州民間方藥集》)⑤治跌打損傷,癆傷咳嗽,腰痛,下部出汗(俗稱燒檔):仙桃草,磨粉,兌酒,每次一至二錢。(《四川中藥志》)⑥治癰腫、無名腫毒:水仙桃草、蒲公英各適量共搗爛外敷;或本品配獨角蓮、生地,加雞蛋清搗如泥狀,外敷患處。(《陜西中草藥》)

更多中藥材
  • 急性心肌梗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fā)生冠狀動脈供血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而致心肌壞死。臨床表現(xiàn)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發(fā)熱,白細胞計數(shù)、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電圖進行性改變,常伴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是冠......
  • 王金亮 山西平遙中醫(yī)院王某,女,41歲。2009年9月13日初診。腹痛泄瀉1年余,大便日3~5次,便稀,有時帶有黏連之物,伴腹痛,每逢情緒波動則腹痛腹瀉加重,胸悶腹脹,噯氣少食。腹部觸之,臍上有索條狀塊物,時有低熱。舌質紅,有瘀斑,苔薄白,......
  • 沈知行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qū)人民醫(yī)院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施仁潮主任中醫(yī)師,從事中醫(yī)臨床30余年,靈活運用丹溪痛風方治療痛風,取得顯著療效。現(xiàn)將其運用丹溪痛風方治痛風的經驗介紹如下。論發(fā)病,重“熱血得寒,瘀濁凝澀”元代名醫(yī)朱丹溪在《格致余論》中就設......
  • 魏文浩 魏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中醫(yī)醫(yī)院辨證論治是中醫(yī)認識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同病異治是辨證論治中一個重要而具體的方面。臨床上常見同一種病,由于病機不同,所表現(xiàn)的證也不同,治法也各異。試舉例說明。案1王某,男,47歲。1988年4月5日初......
  • 王兵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神農本草經》首言麻黃“破癥堅積聚”,其后諸家本草對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醫(yī)院校五版教材《中藥學》在附錄《本經》麻黃條文時唯獨刪除了這一句。蓋因其功效特殊,且臨床應用又有辛溫耗氣,峻汗傷陰之弊,故而提及較少。直至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