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成藥用什么水送服

    服用中成藥時,需要用一些特殊的“水”來送服,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療效。這些“水”包含黃酒、米湯、姜湯、淡鹽水等。

    中醫(yī)認為,黃酒本身就是味中藥,藥性溫熱,有通經、活血、散寒的作用,用黃酒送服治療跌打損傷、氣滯血瘀、腰腿疼痛的中成藥,如云南白藥、跌打丸等,有利于藥效的發(fā)揮。米湯具有保護胃氣的作用,服用養(yǎng)腸胃、健脾、利膈等成藥,如消渴丸、回神丸等,可用米湯送服。食鹽能引藥入腎,服用治療腎虧、腎虛等的中成藥,如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等,宜用淡鹽水送服。干姜具有散寒、溫胃的效用,把干姜熬成水來送服用于治療風寒感冒、兼有脾胃虛寒的中成藥,像藿香正氣片,能錦上添花。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怕麻煩,服中成藥習慣直接用白水服藥。其實白水送服中成藥也有講究,中醫(yī)認為熱水具有助陽氣、行經絡的功能,而涼水則具有降火氣的作用。而且疾病從中醫(yī)看也有寒熱之分,那么服藥最好順著病因來服藥,這就是中醫(yī)的“正治法”,即對燥熱之證(如發(fā)燒、上火),采用清熱之劑,若同時又用涼開水送服,則可增加清熱藥的效力。相反,若為虛寒之證(如風寒感冒),應服辛溫發(fā)表散寒之劑,此時就應用溫熱的水送服了。但是,根據(jù)水溫服藥也別“矯枉過正”,應先分清個人的體質,對于咽喉腫痛、上火發(fā)熱的人,應該服用清熱敗火的藥,如雙黃連片,盡管喝涼開水能解熱,但如果本身脾胃虛寒,反而會造成胃腸不適,影響藥效。

    專家提示,胃火盛或習慣喝涼開水的人,發(fā)燒時最好以涼開水服藥,從而解熱降溫,加速藥效;而患有風寒感冒無汗時,最好用溫熱的水服藥,有助發(fā)汗,感冒自然好得快些。需要注意的是,熱水送服,是指水燒開后待溫熱時再飲用,以避免燙傷。

    (轉載自《健康報》)

更多中藥材
  • 這個患者來看的時候,這個疼痛有時候有,有時候就沒有。平常呢,可能工作總有應酬,吃肥甘厚味,這個胃口也比較壯。然后呢還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來就出現(xiàn)這個右脅疼痛,早晨起來口中有異味兒,有時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脹的表現(xiàn)。做彩超檢查的時候就是膽囊......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講一講這個脾胃虛補脾,為什么有的人一補就上火,越補越上火,針對這個問題,我今天跟來跟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建議點贊收藏轉發(fā)給你身邊有同樣癥狀的人,脾虛跟胃實他倆是一對相對的,當然這個胃實的時候我們就叫脾滿了,就是胃堵得慌脹的,......
  • 陰虛和陽虛都屬于這個叫虛癥,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說陰虛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會有陽虛,那么陽虛到了一定程度也會伴有陰虛,治療的時候有輕重之分,但不能顧此知彼,那么陰虛的癥狀很多,包括陰虛盜汗,陰虛五心煩熱,但是陰虛熱痛是一個特別的一個癥狀,首......
  • 大家好,在我臨床看病,這個脾腎陽虛這個正行,我在臨床上還是比較容易見到的,無論年輕的患者也好,還是年老的患者,有許多它就是有脾腎陽虛這個表現(xiàn),關于這個脾腎陽虛,那是先補腎呢,還是先補脾,中醫(yī)往往講的是陽虛則寒,那么這一類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
  • 大家好,今天再跟大家講一講這個腎虛,說到腎虛,肯定會有人問,這個腎虛到底能不能自己恢復???針對這個問題,我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建議大家點贊,收藏,轉發(fā)給你身邊有同樣癥狀的人。那么我要跟大家說的是呢,腎虛是有可能自我恢復的。那么首先要看我們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