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黃芩的功效

    黃芩,又名:空心草、黃金茶。

    多年生草本,主根長大,略呈圓錐狀,外皮褐色。

    莖方形,高25~60厘米,基部多分歧,光滑或被短毛。

    葉對生,卵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5~4.5厘米,寬3~12毫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全緣,具睫毛,上面光滑或被短毛,下面有腺點,光滑或僅在中肋有短毛;無柄或有短柄。

    總狀花序膿生,花偏向一方;萼鐘形,被白色長柔毛,先端5裂;花冠唇形,上唇比下唇長,筒狀,上部膨大,基部甚細,紫色,長2~2.5厘米,表面被白色短柔毛;雄蕊4,2強;雌蕊1,子房4深裂,花柱基底著生。

    小堅果4,近圓形,黑色。

    花期7~8月。

    果期8~9月。

    生于草原、高燥礫質(zhì)的山坡。

    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四川、云南、山西、陜西、甘肅、內(nèi)蒙古等地。

    本植物的果實(黃芩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下列同屬植物亦同供藥用:①粘毛黃芩,又名:黃花黃芩。

    形態(tài)與黃芩相似,唯植株較矮,高僅10~27厘米。

    花淡黃色,花萼密被腺毛及柔毛。

    小堅果被長柔毛。

    生砂礫地、荒地或草坡。

    分布內(nèi)蒙古、山西、河北等地。

    ②滇黃芩,又名:西南黃芩。

    植株矮小,高10~25厘米。

    莖直立,每節(jié)間密被兩縱列白色柔毛及腺毛。

    葉片長橢圓形或廣披針形,長達3.5厘米,寬約1.2厘米,全緣或稍具疏齒,兩面疏被微柔毛;無柄。

    總狀花序頂生;花冠藍紫色,外面密被柔毛及腺毛。

    小堅果橢圓形,棕褐色,被柔毛。

    生于山區(qū)林邊或疏林間。

    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③甘肅黃芩,形態(tài)與滇黃芩相近,但葉較寬,呈卵狀三角形,葉緣有不等的鋸齒,葉柄顯著。

    多生于石山地向陽草坡上。

    分布甘肅、陜西及山西。

    ④薄葉黃芩,植株較小,高約35厘米。

    葉較薄,上面無毛或散生短毛,下面葉脈及邊緣具短毛,散生腺點。

    分布東北至寧夏等地。

    ⑤麗江黃芩,莖高20~36厘米,被倒向小疏柔毛。

    葉近無柄,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

    花冠黃白色、黃色至綠黃色,常帶紫斑。

    生灌叢、草坡或松林下。

    分布云南西北部。

    ⑥川黃芩,莖高10~30厘米。

    葉片大多為卵形。

    花冠白色、綠白色至紫色、紫藍色。

    小堅果卵球形,具瘤。

    生于草坡、高山森林林緣。

    分布四川西部。

    【采集】春季至夏初采收(秋季亦可)。

    選生長3~4年的植株。

    將根挖出后除去莖苗、須根及泥土,曬至半干時撞去栓皮,再曬至全干。

    【藥材】干燥根呈倒圓錐形,扭曲不直,長7~27厘米,徑約1~2廈米。

    表面深黃色或黃棕色。

    上部皮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紋或不規(guī)則的網(wǎng)紋,下部皮細,有順紋或細皺紋,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狀支根痕。

    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深黃色,中間有棕紅色圓心。

    老根斷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狀,習(xí)稱枯黃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堅硬,呈劈破狀者,習(xí)稱黃芩瓣。

    根遇潮濕或冷水則變?yōu)辄S綠色。

    無臭,味苦。

    以條粗長、質(zhì)堅實、色黃、除凈外皮者為佳。

    條短、質(zhì)松、色深黃、成瓣狀者質(zhì)次。

    主產(chǎn)河北、內(nèi)蒙古、山西、山東、陜西等地。

    此外,遼寧、黑龍江亦產(chǎn)。

    四川、云南所產(chǎn)的黃芩,為植物滇黃芩的根。

    藥材外形相似,但較細,直徑一般約0.5~1厘米,常有分枝,斷面為極明顯的黃綠色,質(zhì)量較差。

    【化學(xué)成分】黃芩根含黃芩甙元、黃芩甙、漢黃芩素、漢黃芩甙和黃芩新素,還含苯甲酸、β-谷甾醇等。

    莖葉中含黃芩素甙。

    【藥理作用】①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yīng) 黃芩甙、黃芩甙元對豚鼠寓體氣管過敏性收縮及整體動物過敏性氣喘,均有緩解作用,并與麻黃堿表現(xiàn)協(xié)同。

    甙元的磷酸鈉鹽較硫酸鈉鹽作用強,黃芩甙元能抑制離體氣管及回腸之Sehultz-Dale反應(yīng),對豚鼠被動性皮膚過敏反應(yīng)、組織胺皮膚反應(yīng)亦表現(xiàn)抑制,在抗變態(tài)反應(yīng)方面,甙元較甙作用強。

    黃芩此種抗變態(tài)反應(yīng),是由于傷害了肥大細胞的酶激活系統(tǒng)(SH-酶),抑制了過敏性介體的釋放,因而不產(chǎn)生過敏反應(yīng),此外它對平滑肌本身,也有直接的松弛作用。

更多中藥材
  • 肝氣郁結(jié)在臨床上常見有四類癥狀。第一,平常的唉聲嘆氣,情緒波動比較大。第二,胸悶,胸脅脹痛,女性同志呢是乳房脹痛。第三,入睡比較困難,并且容易醒,夢多,頭脹頭疼。第四,嗓子里面總感覺到有異物,四肢沉重,乏力等等。出現(xiàn)了以上四種癥狀該怎么辦呢......
  • 這個木香順氣丸,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行氣化濕,還有健脾和胃這樣一個作用。我們都知道脾胃屬于三焦當中的中焦,起到一個讓濁物下行讓清氣暢行的作用。但是當濕邪阻滯脾胃以后,中焦交通的功能就被破壞,從而導(dǎo)致濁氣不能下行,而有時候反而往上走,就會產(chǎn)生一系......
  • 由人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當歸、白芍藥,熟地黃,川芎所組成。其中當歸能夠補血養(yǎng)血,活血通經(jīng)。川芎呢,是行氣養(yǎng)血的一把好手,還有血家之氣藥的美稱,并且它還能夠止痛,比如說痛經(jīng)和常見的一些頭痛。白芍呢,它既能柔肝養(yǎng)血,又能平肝止痛,還能收斂肝......
  • 該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成并不復(fù)雜,只有四味藥材,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方中半夏是化痰的主力軍,它性格燥烈,可以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通過它的溫燥之性來減少濕痰的產(chǎn)生,并且半夏可以把痰濕化開,然后再排出體外。陳皮同樣是一味燥濕化痰的......
  • 氣功鍛煉方法多種多樣,但都能達到保健的效果。同時,各種氣功鍛煉方法所遵循的要點也是共同的。掌握氣功鍛煉的要點,不僅有助于提高氣功的質(zhì)量和效果,還能消除運動員在氣功練習(xí)中產(chǎn)生的一些不必要的擔(dān)憂。氣功保健的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1.身心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