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乳腺增生中藥方劑

    中藥方劑(一)

    【辨證】肝膽氣滯血瘀,肝經(jīng)血虛風(fēng)熱。

    【治法】清肝解郁,涼血散結(jié)。

    【方名】清肝解郁湯。

    【組成】人參(去蘆)3克,茯苓3克,熟地黃3克,貝母(去心)3克,炒山梔3克,白術(shù)4.5克,當歸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4克,川芎2.4克,陳皮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外科樞要》卷四。

    中藥方劑(二)

    【辨證】痰氣凝結(jié)。

    【治法】滋陰清熱,化痰散結(jié),行氣破瘀。

    【方名】攻堅散。

    【組成】夏枯草30克,玄參30克,生牡蠣30克,昆布15克,姜半夏12克,海藻12克,青皮9克,陳皮9克,三棱6克,莪術(shù)6克。

    【用法】水煎服,或研末,開水沖服。

    【出處】《山東中醫(yī)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交流文選》。

    中藥方劑(三)

    【辨證】肝氣郁滯,痰凝聚結(jié),腎陰不足。

    【治法】疏肝散郁止痛,化痰結(jié),補腎水鎮(zhèn)陽。

    【方名】消乳湯。

    【組成】山楂15克,五味子15克,麥芽5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楊馳方。

    中藥方劑(四)

    【辨證】氣滯血瘀,氣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化瘀,消痰散結(jié)。

    【方名】乳核飲。

    【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參9克,三棱9克,生牡蠣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黃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吳熙方。

    中藥方劑(五)

    【辨證】肝郁氣滯,兼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活血祛瘀,去痰散結(jié)。

    【方名】乳塊消湯。

    【組成】瓜蔞15克,生牡蠣15克,夏枯草15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丹參15克,柴胡9克,天門冬9克,三棱9克,莪術(shù)9克,橘葉9克,橘核9克,半夏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姜兆俊方。

    中藥方劑(六)

    【辨證】氣血不足,肝氣郁結(jié),經(jīng)脈瘀阻。

    【治法】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jié)。

    【方名】加味瓜蔞湯。

    【組成】當歸12克,瓜蔞30克,乳香3克,沒藥3克,甘草3克,橘核15克,荔核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曾廣盛方

更多中藥材
  • 在臨床上經(jīng)常能見到這樣的患者來描述自己,可怕冷了,同時大便還不成形,稍微吃點涼東西就出現(xiàn)了腹瀉之癥。這種情況下,這個患者還會告訴你,他可累了。你再仔細看看,患者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象可見沉緩之象,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
  • 女, 35歲,自述脘腹脹滿不適,食少納差口淡,只有惡心的臨床表現(xiàn),自覺身體沉重。大便的情況呢,患者的描述是大便溏薄,再來就診的時候再詳細問了患者,除了有這樣臨床表現(xiàn),我們看到的舌脈,舌苔白厚膩,脈是一個緩的,那這個病人是個什么樣的問題呢?其......
  • 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分享一首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川芎茶調(diào)散。那么川芎茶調(diào)散主要解決的就是外感風(fēng)邪,從我們這兒看的病因來說,它的病因很簡單,就是風(fēng),當然我們也知道風(fēng)多兼加的就是寒和濕,那么我們這個地方的病因其實最最主要的就是風(fēng)邪了,所以......
  • 我之前接診過一位這樣的患者,男性, 49歲,體型肥胖,他的問題就是睡覺打呼嚕特別響,并且已經(jīng)十余年了,吵得身邊人根本睡不著,到后來他開始是不是被呼嚕憋住,甚至被自己的呼嚕憋醒,到了第二天出現(xiàn)就是我們這兒提到的頭暈乏力,患者還有記性不好的表現(xiàn)......
  • 那我們今天就就著這個問題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更年期是指女性到了一定年齡以后,那么這個年齡階段一般是指45到55歲之間,由于生理狀態(tài)的改變,大腦垂體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激素隨之改變,從而引起了情緒,軀體認知等方面的改變。那么更年期的表現(xiàn)都有哪些呢?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