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人的頭為“諸陽之會”,即是人體經絡中陽經的交匯之處,穴位龐雜。久臥藥枕,利用睡眠時頭部的溫度,促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散發(fā)出來,緩慢持久地刺激經穴,可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國古代佛家和道家都有臥藥枕的傳統(tǒng)。唐代義凈和尚介紹過僧侶常用的藥枕——枕囊。這是一種用帛或布縫制的直袋,內填毛麻、棉絮、軟葉、干苔、決明子、麻豆等物。臥枕囊不僅柔軟舒服,又可收到明目之功效。
道家使用藥枕別具一格。據記載,古代道家使用的藥枕有磁石枕及柏木枕兩種。磁石鑲嵌在木枕上制成磁石枕,常枕可以明目益眼。柏木枕用柏木板制成,四壁留有120個小孔,內裝當歸、川芎、防風、白芷、丹皮、菊花等32味藥物,外套布套,藥味緩慢散出。據說,枕過100天便會面有光澤;枕過一年,體中風疾會自然痊愈。
以菊花曬干作枕芯稱為“菊枕”,為民間常用藥枕之一。
古人喜用菊枕,取其清熱疏風、益肝明目、抗感染等特性,通過吸入含微量龍腦、樟腦、菊油環(huán)酮的揮發(fā)“藥氣”,刺激頭頸皮膚,起到“通關竅、利滯氣”的作用,促進神經、肌肉與關節(jié)功能協(xié)調,收到解痛祛病效果。民間做菊枕時,通常還加入少量川芎、丹皮、白芷等。這三味中藥有活血行氣、清熱涼血、燥濕止痛、祛風解表、活血散瘀的功效。它們與菊花配伍,有加強藥力之作用。
菊枕還可治頭暈眼花,夜晚催人酣睡,翌晨起床神清目明。故民諺有云:“菊枕常年置頭下,老來身輕眼不花?!?/p>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傳統(tǒng)中醫(yī)學認為,人的頭為“諸陽之會”,即是人體經絡中陽經的交匯之處,穴位龐雜。久臥藥枕,利用睡眠時頭部的溫度,促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散發(fā)出來,緩慢持久地刺激經穴,可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國古代佛家和道家都有臥藥枕的傳統(tǒng)。唐代義凈和尚介紹過僧侶常用的藥枕——枕囊。這是一種用帛或布縫制的直袋,內填毛麻、棉絮、軟葉、干苔、決明子、麻豆等物。臥枕囊不僅柔軟舒服,又可收到明目之功效。
道家使用藥枕別具一格。據記載,古代道家使用的藥枕有磁石枕及柏木枕兩種。磁石鑲嵌在木枕上制成磁石枕,常枕可以明目益眼。柏木枕用柏木板制成,四壁留有120個小孔,內裝當歸、川芎、防風、白芷、丹皮、菊花等32味藥物,外套布套,藥味緩慢散出。據說,枕過100天便會面有光澤;枕過一年,體中風疾會自然痊愈。
以菊花曬干作枕芯稱為“菊枕”,為民間常用藥枕之一。
古人喜用菊枕,取其清熱疏風、益肝明目、抗感染等特性,通過吸入含微量龍腦、樟腦、菊油環(huán)酮的揮發(fā)“藥氣”,刺激頭頸皮膚,起到“通關竅、利滯氣”的作用,促進神經、肌肉與關節(jié)功能協(xié)調,收到解痛祛病效果。民間做菊枕時,通常還加入少量川芎、丹皮、白芷等。這三味中藥有活血行氣、清熱涼血、燥濕止痛、祛風解表、活血散瘀的功效。它們與菊花配伍,有加強藥力之作用。
菊枕還可治頭暈眼花,夜晚催人酣睡,翌晨起床神清目明。故民諺有云:“菊枕常年置頭下,老來身輕眼不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