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養(yǎng)生之情志保健

    所謂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人的七種情緒。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兩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樣,人的情緒、情感的變化,亦有利有弊。正如《養(yǎng)性延命錄》所說:“喜怒無常,過之為害?!薄度驑O一病證方論》則將喜、怒、憂、思、悲、恐、驚正式列為致病內因。但在正常情況下,七情活動對機體生理功能起著協調作用,不會致病。七

    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動屬于人類正常生理現象,是對外界刺激和體內刺激的保護性反應,有益于身心健康。

    人的心理活動,中醫(yī)學將其統稱為情志,或叫做情緒,它是人在接觸和認識客觀事物時,人體本能的綜合反映。合理的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人生中有重要價值,自古以來就被人類所注目。早在春秋戰(zhàn)國乃至更早以前,諸子百家就有較精辟的論述。其中《管子》中的《內業(yè)》篇,可說是最早論述心理衛(wèi)生的專篇。內,就是心;業(yè),就是術。內業(yè)者,養(yǎng)心之術也?!豆茏印穼⑸菩?、定心、全心、大心等作為最理想的心理狀態(tài),以這些作為內心修養(yǎng)的標準。具體地說是三點:一是正靜,即形體要正,心神要靜,如能這樣,就有益于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對立面,就是“喜怒憂患”;三是守一,就是說要專心致志,不受萬事萬物干擾則能心身安樂。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黃帝內經》,其心理保健思想要比古希臘的《希波克拉底文集》豐富得多,成熟得多。綜觀《內經》,無論是對身心疾病的社會心理致病因素,發(fā)病機制的認識,還是對身心疾病的診斷和防治,都有許多精辟的論述,并已形成一定的理論體系。如在形神關系方面,《內經》已認識到,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駕御形體,形神統一,才能身心健康,盡享天年,要求人們做到自我控制精神,抵制或擺脫社會不良風氣的干擾。此外,對于心理與生理之間的密切關系,對于個性心理特征的種種分類,對于心理因素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地位,對于心理治療的意義,對于調神攝生的心理衛(wèi)生等等,《內經》均作了原則性的總結,提出了很多頗有價值的見解,是我們研究情志保健的寶貴資料。

    漢代名醫(yī)張仲景在其《傷寒雜病論》序中暢言養(yǎng)生的重要性,同時責怪和痛斥時醫(yī)、時人無視養(yǎng)生,是“舉世昏迷”,“不惜其命”,只知“竟逐榮勢,企踵權豪”,“準名利是務”,實在是“崇飾其末,忽棄其本”,勸導世人要重生命,固根本,可謂“曉之以理,動之以理”??梢?,關于情志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仲景當時已比《內經》作者有更深刻的認識。

    三國時名醫(yī)華倫,不畏殺身之禍,以激怒療法治愈太守篤病的事跡,見于《后漢書》的記載而廣為人知。他還“曉養(yǎng)性之術”,重視心理衛(wèi)生。

    唐代名醫(yī)孫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中,專有“養(yǎng)性”之論,不僅整理了唐以前有關調神養(yǎng)心方面的論述,還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如在“道林養(yǎng)生”中的十二少、十二多,皆是對情志保健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

    宋代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認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類致病因素中的一大類,非常突出地強調了心理因素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之一張子和在其所著《儒門事親》中,極為重視心理治療,對于《內經》的“以情勝情”療法,進行了深刻的研究,還創(chuàng)造了“習以平之”等意療方法。

    明、清時期,心理保健學說有了新的開拓和特點,如《攝生集覽》中提出“養(yǎng)神為首”,即雖然保養(yǎng)之法可數以萬計,但養(yǎng)神是第一位的。在睡眠與精神的關系方面認為,指出不寐與情志有關,倡導“入寐之法,首在清心”。在《遵生八箋》中還提倡鑒賞書畫、文房四寶、各種花卉及游覽、登高等活動,以陶冶精神,實為當今旅游、登山以健心身觀點的理論之源,至今仍給我們以方法論啟迪。

    近年來,中醫(yī)學中的心理保健思想正在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世界衛(wèi)生組織給健康下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個體在身體上、精神上、社會上完好的狀態(tài)”。由于“人類已進入情緒負重的非常時代”,當代社會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多發(fā)病和流行病。從現在疾病譜中的改變可充分說明精神致病的廣泛性,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已經構成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脅,而這些病的產生與社會心理因素有著密切關系。因此,情志保健必須重視,不可等閑視之。

更多中藥材
  • 總有一些人既有神疲乏力,氣短,愛感冒的臨床表現,又有頭暈耳鳴,脫發(fā),失眠多夢,女性可見月經量少這樣的血虛之象。這種臨床表現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氣血不足了,那怎么來治療呢?那么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氣血兩虛的治療其實就是我們這兒提到的氣血雙......
  • 痰濕體質發(fā)生多是由于各種原因而導致的臟腑功能失調,這種臟腑多則之于我們常說的肺,脾,腎和三焦了。這種情況下所見的臨床表現多見于神疲、乏力、體重、頭重如裹、舌體胖大,苔白厚膩。那么下面我就要給大家講一講常見的幾種痰濕體質的問題了。那么哪幾種呢......
  • 在臨床上經常能見到這樣的患者來描述自己,可怕冷了,同時大便還不成形,稍微吃點涼東西就出現了腹瀉之癥。這種情況下,這個患者還會告訴你,他可累了。你再仔細看看,患者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象可見沉緩之象,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
  • 女, 35歲,自述脘腹脹滿不適,食少納差口淡,只有惡心的臨床表現,自覺身體沉重。大便的情況呢,患者的描述是大便溏薄,再來就診的時候再詳細問了患者,除了有這樣臨床表現,我們看到的舌脈,舌苔白厚膩,脈是一個緩的,那這個病人是個什么樣的問題呢?其......
  • 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分享一首出自于《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川芎茶調散。那么川芎茶調散主要解決的就是外感風邪,從我們這兒看的病因來說,它的病因很簡單,就是風,當然我們也知道風多兼加的就是寒和濕,那么我們這個地方的病因其實最最主要的就是風邪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