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MM牛奶美容食療10法則

    中醫(yī)學(xué)認為,牛奶味甘性微寒,具有生津止渴、滋潤腸道、清熱通便、補虛健脾等功效。把牛奶進行適當(dāng)?shù)募庸?,或和其他食物一起進行調(diào)配,可制成各種“食療牛奶”。

    1.牛奶粥。

    鮮牛奶250毫升、大米60克、白糖適量。先將大米煮成半熟,去米湯,加入牛奶,文火煮成粥,加入白糖攪拌,充分溶解即成。早晚溫?zé)岱常⒁獗ur,勿變質(zhì)??裳a虛損,健脾胃,潤五臟。適用于虛弱勞損、氣血不足、病后虛贏、年老體弱、營養(yǎng)不良等癥。由乳品加工廠生產(chǎn)的牛奶粥有多種配方,形成甜、咸等不同風(fēng)味。其殺菌時間短,營養(yǎng)損失少。

    2.牛奶大棗湯。

    牛奶500毫升、大棗25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與大棗同煮成粥,然后加入牛奶,燒開即可,可補氣血、健脾胃,適用于過勞體虛、氣血不足等癥。

    3.羊肉奶羹。

    羊肉250克、生姜20克、山藥100克、牛奶250毫升。將羊肉洗凈切成小塊,生姜切成片,一起放進砂鍋,加水適量,文火燉7~8小時,攪勻,去除未爛殘渣,留羊肉湯,加入切片山藥,煮爛,再倒入牛奶,燒開即可。本品溫中補虛,益精補氣,適用于病后(產(chǎn)后)肢冷、疲倦、氣短等癥??擅刻旆?jǐn)?shù)次服食,連服5~7天為一療程。服本方時不宜同時吃其他藥物,最好每天早晨輔食一次小米大棗蓮子粥(小米60克、大棗10枚、蓮子18克共煮成粥)。

    4.鮮奶玉液。

    粳米60克、炸胡桃仁80克、生胡桃仁45克、白糖12克、牛奶200毫升。把粳米洗凈,浸泡1小時撈出,濾干水分,和胡桃仁、牛奶加少量水?dāng)嚢枘ゼ?,用漏斗過濾取汁,將汁倒入鍋內(nèi)加水煮沸,加入白糖攪拌,待全溶后濾去渣,取濾液倒入鍋內(nèi)燒沸即成。本品可補脾腎,潤燥益肺,適用于咳嗽、氣喘、腰痛及津虧腸燥便秘等,并可作為病后體虛、神經(jīng)衰弱、慢性支氣管炎、性功能低下、老年便秘患者的膳食。空腹飲用或早晚佐食均可。

    5.姜韭牛奶羹。

    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毫升。將韭菜、生姜切碎、搗爛,以潔凈紗布絞取汁液,再倒入鍋內(nèi),加牛奶煮沸即可。本品可溫胃健脾,適用于胃寒型胃潰瘍、慢性胃炎、胃脘痛、嘔吐等,可于每日早晚服用。另有一種姜汁牛奶,用生姜汁10克、白糖20克、牛奶200毫升,混勻煮沸即成。本品可益胃、降逆、止嘔吐,適用于妊娠嘔吐不能進食的婦女。

    6.厚奶。

    把牛奶燒開加入3%~7%的淀粉或糕干粉、藕粉等,使牛奶變稠,稍加糖即可。本品適用于習(xí)慣性嘔吐、反胃和需要增加能量的患者。

    7.蛋奶。

    先將雞蛋煮老,去掉蛋殼、蛋白,用勺子將蛋黃研碎,加入牛奶充分混合即可。蛋黃除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A外,還含有鐵、磷等物質(zhì)。本品適用于缺鐵性貧血,以及需要補充鈣質(zhì)的四五個月的嬰兒。

    8.自制脫脂奶。

    將牛奶煮開,靜置數(shù)小時,去掉上面一層奶皮(即脂肪,此法一般可去掉80%的脂肪)即成。本品適合于喂養(yǎng)患腹瀉、痢疾、腸炎等腸道疾病的嬰幼兒。由于去掉脂肪的牛奶含熱量低,缺乏維生素A、D等,可用其他食品補充,病愈后應(yīng)繼續(xù)喂全脂牛奶。

    9.奶茶。

    牛奶中加茶同飲可說是全世界人民的傳統(tǒng)習(xí)慣。我國南方人喜歡喝帶甜味的牛奶紅茶,而新疆、內(nèi)蒙古、西藏人則愛喝帶咸味的奶茶(磚茶+牛奶)。奶茶的調(diào)制方法是:先用開水浸泡茶葉,然后趁勢把它倒進煮沸的牛奶中。至于加糖或加鹽,則可根據(jù)個人的口味而定。

    牛奶中加茶葉以后,使兩者特有的香味融于一體,營養(yǎng)成分相互補充,抑制了牛奶的腥味和茶葉的苦澀味,飲用起來味道更加濃郁、綿長。奶茶可以去油膩、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勞,也適合于急慢性腸炎、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病人飲用。對酒精和麻醉藥物中毒者,它還能發(fā)揮解毒作用。

    10.牛奶減重法。

    適用于運動員減體重。舉重、摔跤、柔道等運動項目是按體重分等級的,運動員要在比賽前調(diào)整好體重,使之限制在某一等級范圍內(nèi),過去常采用的方法是限制熱能攝入量,排汗和服用利尿劑等。

    近年來國外有人采用牛奶減重法,具體辦法有兩種,一種叫普羅科普氏法,即每周安排一天為牛奶日,在這一天僅吃牛奶1~1.5升、酸奶0.5升、奶酪100~200克,以及少量奶油;另一種叫卡雷爾氏法,連續(xù)3天時間,每天分5次喝牛奶共1升,同時,再吃一些蔬菜、水果、肉類。據(jù)說采用牛奶減重可減少體內(nèi)水分,而且無滲透性干擾,不會影響運動員的成績。

更多中藥材
  • 商本平 張海燕 山東省榮成市人和中心衛(wèi)生院大青龍湯有關(guān)條文見于《傷寒論》38、39兩條。38條曰“太陽中風(fēng),脈浮緊……”39條曰“傷寒,脈浮緩……”聯(lián)系《傷寒論》1、2、3三條不免使人疑竇重重。太陽中風(fēng)脈本浮緩,傷寒脈本浮緊,如何又言“太陽......
  • 本期博主:羅大倫 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如果受寒,第一時間處理,就不容易變成很嚴(yán)重的問題,用溫通經(jīng)絡(luò)的中藥泡洗,效果就不錯,還可加上引經(jīng)藥,效果會更好。這些天天氣冷了,轉(zhuǎn)眼冬天來了,有時候會著涼,會受風(fēng),如我們在外面的時間長了,站在風(fēng)口了,或者穿得......
  • 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是在多種疾病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嚴(yán)重的全身性血栓出血綜合征。其主要特點是凝血,纖溶功能亢進,微循環(huán)障礙,進而引起出血,臟器損傷,血細胞破壞,甚至休克。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病屬中醫(yī)“瘀血證”范疇。病因病機熱毒......
  • 蔣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華佗中醫(yī)院消渴為臨床常見癥狀,它以口渴明顯為主,但又不盡同于糖尿病,也就是中醫(yī)所講的消渴病,消渴病是以多飲,多食,多尿,消瘦及尿有甜味等臨床表現(xiàn),而《金匱要略》消渴篇,把口渴都歸屬于消渴,有口渴多飲,也有口渴不欲飲,但無......
  • 萬柏松 河北省遷安市傳染病醫(yī)院手足口病自2008年開始在我國大范圍漫延,并出現(xiàn)了一定數(shù)量的死亡病例。引起全國醫(yī)者的高度重視,而此病在1981年才開始在上海被發(fā)現(xiàn),中醫(yī)古籍中沒有針對性的記載,如何治療手足口?。刻貏e是中藥能否發(fā)揮作用?是擺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