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療效獨特說刮痧

    刮痧“是有獨特療效的民間傳統(tǒng)治療方法之一,主要是以通經活絡、扶正祛邪,保持人體陰陽平衡,達到調理氣血,活化細胞,排除病邪,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對很多疾病有治療和保健作用。

    刮痧的方法:用瓷湯匙或瓷碗,蘸香油或菜油,在患者背部脊柱兩側自上而下,由輕到重刮拭,用力均勻,不可刮破皮膚,刮至皮膚呈紫紅色為度。然后用軟紙或毛巾將皮膚上的香油擦干凈。刮痧的部位有背部、頸部、前額、胸部、腹部、肩胛、肘窩、膝窩等。

    除刮痧外,還有“撮痧”和“拍痧”、“挑痧”法。

    撮痧法:用拇指和食指在選定部位擠、挾、扯、抓,使皮膚呈紫紅色,適用于印堂穴、太陽穴、胸腹部、頸部等部位。

    拍痧法:以雙掌有節(jié)奏地輪流拍打,多用于肘、腕、膝踝處。

    挑痧法:將治療部位或穴位消毒后,捏起皮肉后,將針輕快地刺入并挑起,雙手擠出紫暗色瘀血,反復4~5次,然后用棉球擦凈。

    在不吃藥不打針的情況下,用刮痧治療疾病,是一種經濟實惠的療法。夏天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暑癥狀,可用刮痧療法,效果顯著。

更多中藥材
  • 有些女孩從月經開始就有痛經問題,輕度下腹痛,經過后,逐漸緩解;嚴重腹痛難以忍受,面色蒼白,身體瘦,聲音低,甚至伴有昏厥等癥狀。這種情況屬于原發(fā)性痛經,在未婚婦女中更為常見,大多數在月經初潮或初潮后不久開始發(fā)病,腹痛主要位于下腹中部,喜歡熱,......
  • 膽道蛔蟲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以30歲以下的青少年較多。膽道蛔蟲需要與上腹部其他急腹癥進行鑒別,如胃痙攣、急性胃炎、胰腺炎、膽石癥、膽道蛔蟲和膽石癥并存,有時很難識別。因此,當診斷不明確時,西醫(yī)鎮(zhèn)痛解痙,掩蓋癥狀,延誤診斷;中藥因煎藥費時,嘔......
  • 現代名醫(yī)施金墨先生從醫(yī)60多年,博覽醫(yī)籍。他在古今中外都在尋找。他學習嚴謹,醫(yī)理透徹,臨床經驗豐富,療效顯著,尤其是善用對藥?,F總結施老治療失眠的經驗,介紹如下:辨證施治分九法。施老將臨床上看到的失眠分為四種情況:睡眠不能;睡眠時間短,醒來......
  • 膽石癥是一種由膽汁沉積、膽道感染、膽道蛔蟲病或膽固醇代謝紊亂引起的疾病。它是消化道的常見病和常見病。其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中國膽石癥的自然人口發(fā)病率約為7.8%。據報道,膽結石與膽癌的發(fā)生有很強的相關性。隨著膽結石數量的增加,膽結石的風險也在增......
  • 組成 柴胡10克,瓜蔞根12克,當歸9克,紅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黃(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絡散結。主治 跌仆損傷,瘀血留于脅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間神經痛、肋軟骨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