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高血壓患者(附:中風后遺癥)忌食物品

    忌食物品

    高血壓患者,忌吃下列食物。

    牛髓

    甘溫補虛之物,是為一種高脂肪、高膽固醇食品。凡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及動脈硬化癥的心血管疾病之人,切忌多食。

    狗肉

    為溫補性食物,易助熱動火?,F(xiàn)代醫(yī)學研究也表明,凡是高血壓、中風后遺癥、嚴重心臟病、心律失常、甲亢者不宜食用。

    羊髓

    由于羊的腦髓中膽固醇含量頗高,故對血壓高、血脂(尤其是膽固醇)高者,不宜多食常食。

    肥豬肉

    由于肥肉含動物性脂肪特別高,可高達90.8%,多吃肥肉易使人體脂肪蓄積,身體肥胖,血脂升高,以致動脈硬化,所以,長期血壓偏高者忌吃肥豬肉。

    豬肝

    由于豬肝中膽固醇的含量較高,據(jù)分析每100克豬肝中,含膽固醇約368毫克,常吃多吃豬肝,對

    高血壓及高血脂不利,故應適當忌吃為妥。

    豬腎

    俗稱豬腰子。雖有補腎之功,但含膽固醇量頗高。據(jù)分析,每100克豬腰子中含膽固醇405毫克,

    比豬肝還要多。所以,患有高血壓者,不宜多吃常吃。

    雞肉

    性溫,味甘,肥膩壅滯的食物。《隨息居飲食譜》中說它:“多食生熱動風,諸風病皆忌之”?!讹嬍稠氈芬嘣疲骸半u肉,善發(fā)風助肝火。”由于雞肉性溫助熱易動風,尤易引起內中風,故高血壓者及有中風先兆之人忌食之,尤其忌吃公雞的頭、翅、爪。

    鴨蛋

    由于鴨蛋(尤其是鴨蛋黃)所含的膽固醇量極高,故心血管疾病者皆不宜多食。《隨息居飲食譜》中還說:“鴨卵,滯氣甚于雞子,諸病皆不可食?!?/p>

    醍醐

    性平,味甘,雖有滋陰補虛作用,但屬于一種高脂肪性食品。在每100克醍醐中,脂肪含量可高達20克,而僅含2.9克蛋白質。凡血壓升高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人,皆不宜食。

    胡椒

    中醫(yī)認為胡椒辛熱、性燥,辛走氣,熱助火。如高血壓患者身體壯實,肝火偏旺,或陰虛有火,內熱素盛者,不宜多食。據(jù)近代報道:正常人將胡椒0.1克含于口內而不咽下,測定用藥前后的血壓,共試24人,均能引起血壓上升,收縮壓平均升高13.1毫米汞柱,舒張壓升高18.1毫米汞柱,均于10~15分鐘后復原。由此可見,高血壓病人忌吃胡椒。

    白酒

    俗稱燒酒。明·李時珍稱之為“純陽毒物,與火同性,過飲不節(jié),殺人頃刻?!爆F(xiàn)代有學者認為,白酒中的酒精成分在肝臟內影響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使血漿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濃度升高,造成動脈硬化。同時可以引起心肌脂肪的沉積,使心臟擴大,引起高血壓和冠心病。因此,患有高血壓者,切勿多吃烈酒。

    食鹽

    性寒,味咸。國內外許多醫(yī)學專家都指出,吃鹽過多是引起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我國在1979年所作的流行病學調查也表明:食鹽量多少與血壓有直接關系。因此,凡患有高血壓病者,切忌多吃鹽。

    人參

    性溫,味甘苦,為溫補強壯劑,有助熱上火之弊。當高血壓病人出現(xiàn)血壓升高、頭昏頭脹頭痛、性情急躁、面紅目赤之時,切勿食之。一般來說,凡高血壓患者,沒有氣虛體弱之狀,或體質尚佳者,皆不宜食。這也包括冠心病、動脈硬化癥、高脂血癥病人,都當忌之。

    此外,血壓升高者還應忌吃各種蛋黃,動物腦、肝、腎,以及肥肉、豬油、蝦子等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也忌吃白酒、腌制的咸菜、香煙、辣椒、川芎等。

更多中藥材
  • 王兵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楊某某,男,24歲。2007年10月28日初診?;颊呓?jīng)常咳嗽10余年,自覺腹中有寒氣上涌而咳,痰少,痰質稀白,時有發(fā)灰,稍飲涼水便可引發(fā)咳嗽。納可,喜熱飲,腹部怕涼,大便不爽,曾服三仁湯無效。舌質紅,苔微黃膩,脈弦數(shù)。辨......
  • 何錢 貴州省江口縣人民醫(yī)院方藥組成:山茱萸9克,山藥15克,熟地黃15克,干姜3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熟附片3克,生甘草30克(或生甘草皮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次服。此方為貴州名醫(yī)石恩駿教授所創(chuàng),系其治療復發(fā)性口腔潰瘍之常用......
  • 馬建國 馬龍 山東曲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李某,女,68歲。半月前頸部、腹部、雙上肢、腰部、雙小腿被蚊蟲叮咬后皮膚發(fā)癢,自行用雄黃酒、紅花油外搽。兩小時后局部皮膚潮紅,并逐漸擴展蔓延至頭皮、顏面、軀干、四肢,呈現(xiàn)出大片狀彌漫性紅色皮損,上覆細薄糠......
  • 凡因某種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經(jīng)興奮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障礙為主要癥狀的一組臨床表現(xiàn),稱為低血糖癥。以饑餓感、臉色蒼白、心悸脈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顫、恐懼感或精神錯亂,甚則暈厥等為主要臨床特征。本癥嚴重時可致昏迷。臨床一般......
  • 孫國印 孫君山 湖北省十堰市鄭家溝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龍某某,男,48歲。2004年4月15日初診。過敏性鼻炎病史12年,訴突發(fā)性鼻癢,噴嚏,流鼻涕,伴嗅覺下降,乏力納呆,頭昏身重,腰腿酸疼,易外感,舌體胖大,色淡苔白膩,脈沉遲弱,常服抗過敏藥、......